美文网首页
功夫在诗外,妙手偶得之(《安石留白随笔》20190131)

功夫在诗外,妙手偶得之(《安石留白随笔》20190131)

作者: 云在风中谁在听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3:06 被阅读27次
功夫在诗外,妙手偶得之(《安石留白随笔》20190131)

纵观五千年文明史,凡名人墨客皆为子孙留下众多诗篇和墨宝,这些诗篇流传于世成为经典,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留给儿子一首诗,所体现出来的嘱托。                   

                        示子遹

                    陆游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公元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陆游已经84岁了,在他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给他的第七子陆遹写了一首诗,传授父亲自己一生作文写诗的经验,这首诗后来也被收录进《剑南诗稿》。

功夫在诗外,妙手偶得之(《安石留白随笔》20190131)

诗的大意说:(陆游)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等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文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真切的反映出百姓的要求和喜怒哀乐等情丝,这样的诗才有意境,而不是华丽的辞藻,功夫应该在诗文的意境里面,而不是表面功夫。

陆游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作家,所写的作品水平高下,其实是由其个人经历、阅历、见解、智慧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他在诗作的结尾特别强调,“诗外功夫”,也特别强调作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不能成为"书呆子",要身体力行的多参加社会实践,从格物致至的探索,从血肉交融的感应,从砥砺磨淬的历练等多方面,获得诗外的真功夫和真正的人生感悟。

众所周知,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源于生活。写诗词,离不开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只有作者本身对社会有深刻的感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与丑,具有认识事物的敏感性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写出好的诗词。 从陆游告诫子女的诗文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到这样的道理,人要在诗词文赋上有所作为,就要在平时多注重自身的修为和文化素养,做出来的诗须是“言已尽而意未尽”,而不是“意已尽而言未尽”,那就成为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了。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心得感受,陆游在为其子留下千古名篇的同时,也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他在另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说,陆游告诉我们:无论是作诗也好,其他事情也好,一定要注重“实践与躬行”,要积极主动的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跟着大诗人陆游,让我们一起启迪智慧,提高才华。加油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功夫在诗外,妙手偶得之(《安石留白随笔》201901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f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