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听话的背后是控制。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打骂,如果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都是控制。如果尊重孩子,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让孩子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d64bff28b3ecd699.jpg)
听话的孩子小时候的表现是懂事、乖巧,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背后是讨好、恐惧,甚至是绝望,是孩子为了让父母高兴、满意而做出的围绕父母做的事情,是照顾父母的感受,违背自己的天性、压抑自己。一个人在一段痛苦的经历或者情绪的时候,可以调动自我功能,把它排斥在意识范围之外。也就是说,这些痛苦的东西一直都在,但是我感觉不到它们。
孩子学习很好,各方面表现很好,却完全没有了自我,失去了自我。更多的就像一个工作和干活的工具,但是问题会在未来的大学、婚姻、事业当中爆发出来。
一是觉得生活无意义,有空虚感。
二是活得累,活得小心翼翼。不为自己活,为了别人活,总觉得不快乐。怕妈妈不高兴,怕爱人不高兴,怕领导不高兴。做事情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总是围着别人转。希望让所有的人都认可自己,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被抱怨后拼命解释、一直希望对方理解。
三是没有活力,缺少自我价值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工作中不能创新,做事情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得到赞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动力。事情也会做得很好,但是不快乐,真正的动力不是喜欢。没有创造力,没有谋划的意识。
四是循规蹈矩,思路狭窄,没有主见,不敢担当。一直听话,按规矩做事,不是按规则做事,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做决定时不知所措,总是跟着别人的意见走,怕犯错,怕被惩罚,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ecc92d43eae7d389.jpg)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即别人眼里的好孩子。
有一位已婚的女研究生,小学二年级就自己上学了,因为上学要走30分钟的路,所以起得比父母都早,自己洗漱后去食堂吃早饭再去上学。早上出门的时候,父母都还没有起床。她的父母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总希望她好好读书,在学习上对她的要求很高,打骂是常有的。三年级后她开始自觉学习,不写完作业就不玩,父母在外面看电视都不会受影响,自己学习到半夜。初中时她一直是年级前三名,考好了父母也不会表扬,只会不停地提醒她不要骄傲,考不好就会被骂一顿。
当然她也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但实际上她没什么特别开心的,因为她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不再被他们打骂,为了他们高兴,为了他们脸上有光。如果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她就觉得特别没有出息,就看不到出路了,就对不起父母。考上了就觉得终于完成任务。这种独立、坚强和自律应该是被逼的、狭隘的、不健康的。
可能是小时候父母给她的学习压力太大,又经常被他们打击,高中开始她就特别叛逆,父母说什么都不爱听,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也不想和他们交流,一交流就拌嘴,因为她的“不听话”,父母反而更严厉了,又打又骂,还实行经济控制。从小没有试错的机会,总被父母保护着少走弯路。虽然现在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听父母的,但她的内心是依赖的、很不自信的、保守的、懦弱的,怕自己做错、走错了,很多事情需要她自己拿主意的,总是摇摆不定,于是转而依赖自己认为“可靠”的人,比如朋友,并且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断和决定,被别人影响。
上了本科读了研究生之后,除了学习她也没有什么别的娱乐活动,不会唱歌,也没参加什么社团,不和同学出去旅行,也没有谈恋爱,想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很是无趣。
我们知道了她现在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各种弊端,就知道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真的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2dc02d3e83cc9d8a.jpg)
小时候听话,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小时候听话,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家长一直要求的就是听话,按家长的话做。可是学习太苦了,到青春期的时候,自由的天性,逐渐强大的身体,让孩子一下子就变得不听话了。压抑的愤怒和天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去寻找、去释放,游戏成了孩子的寄托。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逃学、沉迷游戏的问题。其实,孩子这是通过游戏、厌学在向外攻击,在自救。如果父母这时候能够懂得孩子,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不再干涉孩子,让孩子释放出压抑的攻击性,通过自我整合,还是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