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状态不是特别好,便要求他午睡。孩子很自觉,吃完午饭休息会就自己去睡了。
由于假期的早饭、午饭都向后推迟了,所以孩子只能睡上一个小时左右就要起来去上舞蹈课。孩子没有睡够,起床气很大,就一直哼哼唧唧的。
我虽然知道原因,也知道不能责怪孩子,但听见他哼哼唧唧的十几分钟,我就很恼火,还是会忍不住说他几句。孩子也是一脸的懵圈、无辜和委屈。
晚上,与老公坐在沙发上,开心地讨论着过年买些什么东西装饰一下房子。一抬头看见墙上的绿植,觉得放得不是很好,有的地方太单薄,有的地方又太富裕。便让老公重新整理下。
就因为这件事,我和老公由开始的讨论,到中间的各执己见、争论,再到后面双方大声争吵,生气,互不理。
其实,在与老公争论时,我就在想: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管他,他爱咋弄咋弄。
虽然,心里这样想,也给自己暗示,但最后还是没忍住与他继续争了下去,最后就演变成了吵架。
如果,争论的时候,我接受自己的暗示,不管了,也不争了,后面的争吵基本就不会发生了。
与孩子和老公的这两件事,在我的情绪还没有起来时,其实我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原因和本质。但是,我却没有把我的这种认知很好地进行转化,变成切实有效的行动。
这可能就是常说的: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吧!要想做到知行合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