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性论文
一个月的史记研究,一个月的资料查找。并不是单纯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懂的一些真正的历史,就比如我的研究性课题:气象是否与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的是专以汉朝为例,来研究当时的气候。全文分三大点:1、气候对游牧民族生活的影响、2、气候对双方战争的影响、3、气候对双方战争的影响。
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让我选择了这道题,也许是因为一些事件吧,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蛮喜欢这道题的。因为我这个人小时候不太喜欢下雨天,而在选择时,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道题,在第一次交谈中,我就更加兴奋了,因为我得知:这道题竟然是干校长出的题。以此我就更加尊重这道题了。不说心情了,还是说说我的研究性论文吧。
第一大点:题目为气候对游牧民族生活的影响。在我的论文里最有代表性的一段应该是这段:虽说论证气象需要对比,那我只好拿西汉和东汉来对比了:事实上,在偶然性的重重历史迷雾之下,仍然有着某种可以定量的规律在默默运作。“气象变化说”在寻找历史共性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张善余(1991)指出“我国历史上一些经济比较繁荣、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差不多都处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稳定期。……去公元前6~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的西汉前期,7~8世纪的盛唐,气温也都高于现代。……一但气候转为干冷,河湖干涸,草原像沙漠退化,常常会驱使这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像南方较为温暖湿润的汉族传统聚居区扩展,进而导致民族战争与中原战乱。……从西汉后期开始,气候日趋干冷,一直持续到唐初。这个时候世界这是匈奴、羯、氏、羌、鲜卑等民族自北自西向中原大规模推进的时候……记忆唐代暖湿期之后,从10世纪起气候又转为干冷,之后三个世纪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相继向南推进 ”。1.在东汉时期中,一直位于干冷的时代,所以会经常发生战争这种事情,而从一些关于气象图中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旱灾比例为0.37,而水灾比例为0.03。这种比例已经比去年高出不知多少倍了,而这些数据均来自白寿彜(1999)《中国通史》各卷,而在白寿彝的概括中说:与西汉相对你的胸乳建立于公元前209年,此年冒顿杀死其父,自立为单于,并统一匈奴各部 。与东汉相对立的北匈奴建立于公元48年,比年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安踏匈奴,而南匈奴归降汉朝。因为气候的原因,而使的汉朝与游牧民族一直产生站争。由此,可以看出气候的变化使游牧民族经常与汉朝时期发生战争。只是因为气候的变化。
这一段是我借鉴了各个资料并且加上自己的想法来写的。气候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同样也可以决定游牧民族的存亡。在气候格外的时候,游牧民族不得不因为生活的需求而与别人发生战争,此外他们也会因为生活而西迁等等。所以气候不仅决定国家的存亡,也决定了游牧民族的存亡。
在提交论文时,老师说:论文一定是以文章的形式提交的,你给我的是资料的堆积 而且是杂乱的堆积 这不是论文,也许我该好好的修改修改我的论文了吧。
但不管怎么样,这一个月我还是学会了好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