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依靠公司的关系,从出版社获得一本经济学通俗读物,名字叫《印钞者: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里面有些东西对于笔者来说还是挺新颖的,现在分享出来,希望能对读者诸君有所启示。
该书封面1、时代在召唤——英国国王“作”的产物
金融离不开银行,现代银行是金融体系的动脉。而作为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的诞生被视为当时最重要的金融革命,那么,它是如何从诞生到发展呢?它为英国的崛起贡献了哪些呢?这些问题是这篇文章时图解答的。
既然说的这么热闹,那英格兰银行是怎样诞生呢?有人说一定是政府设计的吧。其实不然,这个还真没那么复杂,作者介绍道:英格兰银行成立的主要原因是战争。
17世纪的英国,论综合国力是比不上同时期的法国的,看看两项指标:人口和国土——人口仅近是法国的三分之一,国土面积不如法国,却最终在18世纪战胜法国。
后来的史学家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家分析道;英国崛起的背后“离不开制度的作用,尤其是金融体系的支撑与财产权的保护。”
英国是依靠海盗起价,通过这种不光彩的方式,进化出商业和贸易。这使得英国逐渐发展起来。
“按照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数据,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英国人口增长大概4倍,同期法国人口只增加了四分之一,英国人均寿命以及城市化也高于法国,伦敦人口增加了13倍,已经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
自古以来,金融与政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里作者从金融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西方霸权的交接过程。
“刚开始,英国银行业着实不起眼,看看欧洲其他国家:意大利人在13世纪已经发行城邦债券;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16世纪已经孕育了现代期货期权交易。相比较之下,17世纪末的英国金融业远远谈不上繁荣。”
17世纪的英国,尤其是上半叶,国王一直强调“君权神授”,加强王权,因而时常插手国家的金融事务。例如1640年,当时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强行将商人放在皇家铸币厂的金银“借走”。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在1672年曾经让财政部汇票赎回暂停。
詹姆斯一世.jpg这种举动当然让英国公众充满了不安全感。这产生了两个后果:第一是英国公众不再那么相信国王的铸币厂(动不动都被国王借走,谁还敢?),他们把现金存入银行家手中;第二就是公众也迫切需要一个可靠的投资场所。这一切都呼唤着一个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众银行登上历史舞台。
2、国王的最后一根稻草
17世纪英国政局的动荡,让英国受到信用危机,不过这种信任危机在某些聪明人眼里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能利用原本信用不错的英国国王信用的暂时低落大赚利息,对于投资人是个可以善加利用的“优势”,但也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私人产权的保护。这一前提条件随着光荣革命而成为现实。".
1688年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让具有新教背景的荷兰执政威廉担任英国国王,称威廉三世。
威廉三世接受了《权利法案》,英国国王的权力进一步被限制,而这也促进了对英国人的私有财产的保护。与之相对应的是政府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从压迫者变为保护者。
而威廉三世的荷兰背景,也让英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当时较为先进的荷兰金融。
当时英国在海外扩张的最大对手已经不是垂暮的西班牙帝国,而是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为了对抗法国,英国王室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当时虽然有权利法案,但是英国国王的权力还是挺大的)
七年战争.jpg旷日持久的战事,孤注一掷的国王,资本丰厚的公众,有贷款的需求,有投资的需要……几项因素组合在一起,作为救命稻草,英格兰银行作为最后一种筹资方法出现了。其首要目的就是为政府筹集军费,以对抗强大的太阳王。
PS:英格兰银行的主要支持者是辉格党人(后来发展成自由党)
3、让国家的归国家,国王的归国王
英格兰人为何要这样做?可能“当时的英国人已经意识到:与国王是件微妙的生意:如果国王过分贫困,那么可能国家不安全,国民不安生;如果国王过分贫困,那么难免浪费。”
如此情况下,一旦引入英格兰银行的制度安排,国王的收入归国王,而军事以及其他费用归议会,这些费用由有产者提供,同时通过借款,也切实让当时积累了财富的有产者获得稳定回报的渠道。一切安排的背后仍旧是权力与商业的勾兑与交换。
4、南海公司的失败——英格兰银行的机会
随着竞争的升级,为了打败对方,更需要筹措资金,促进了当时所谓“宫廷理财术”的流行。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其曾孙路易十五即位,不过当时由于年幼,由奥尔良公爵辅政。
在这位“摄政王”的支持下,来自苏格兰的逃犯约翰`劳在法国进行财政改革。在他一系列措施下,法国由路易十四留下的的庞大债务神奇消失了,经济出现回光返照,这也深深刺激了英国,导致英国追随其后。
约翰.jpg仿效法国,英国弄出了一个“南海公司”。
南海公司的背景是英国托利党(保守党前身)。“它被视为对抗英格兰银行垄断政府融资的手段之一,也被视为打击辉格党的重要手段。”
南海泡沫.jpg当时英国上下陷入南美洲贸易狂热,因此南海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又鼓励了民众官员继续投资南海公司。最后因为泡沫,最终于1720年进行清理资产,其实际资本所剩无几。
南海公司的失败意味着对手英格兰银行的屹立不倒,英格兰银行在这场危机中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从银行券到纸币
时间到了1797年,形势出现变化。英国人的老对手法国在拿破仑的率领下咄咄逼人,甚至在英国流传着法国人要重现“诺曼征服”谣言。而当时英格兰银行不得不暂缓银行券兑换货币业务,后来干脆请政府出面做决定。
后果令人意外,不仅一天之内就有一千多名商人愿意签署接受银行券的声明书,同时《银行限制法》也由原来的六星期变为实施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期间一切运转正常。
英格兰银行的一小步,最终造成了金融史的一大步。同时英国人接受了纸币,这又是金融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值得注意:伦敦进行的一切金融实验甚至不完全依赖权力强迫,更大程度上是基于英国公众的自由选择。除了爱国心和公民责任,英国民众的支持更缘于其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也因如此,银行券保证金并非金银,而是全英国“巨量的劳动产品”,英国用它制造的工业品和它的转口贸易取得的收入向它的欧洲盟友提供数额惊人的资助,从而使得她们能打败法国,维持一支在当时叹为观止的舰队以及庞大的陆军,从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扭转局势,使得拿破仑陷入困境。
正如作者所言:金融的本质是信任,正是这种信任让英国一步步打败对手,最终在19世纪进入了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维多利亚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