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与智者言,智者千论,必有不涉,故以博来与其交谈,一可补智者之短、充智者之缺,二更可显我之见识。
面对博者,我们应与之辩,因为越博越可能存在研究不深的问题,这就是他的软肋。
面对善辩、口才好的人,管他巧舌如簧,任他滔滔大论,不用怯懦,无须胆颤,只须抓其主旨、捉其要害,只用三言或两语道出其本意,再以四言或五句揭露其短处,就是最得力的要领。
与贵者言,需要从气势上高于和压住他,不卑不亢、收放自如,才能让其另眼相看。
与富者言,要显示自己思想的高明和追求的高尚,这些往往是富人所不具备的。
与贫者言依于利,世间真正能做到“贫贱不能移”的不多,对贫者以利引诱,必有效果。
与贱者言依于谦,低贱之人并非都是无才之人,他们也往往更加自尊。若因为他的潦倒、贫贱和卑微而看不起他、不予帮助,甚至投以冷眼,不仅不德,也容易遭人怨恨、落人口舌。
与勇者言,处处显柔显弱必然更被看不起,而应该以敢应敢,以勇对勇,才能促成英雄惜英雄的效果。
与愚者言,应该尖锐直接,尖锐才可以刺激他们,直接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并且在气场上让他们畏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