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着卓老师读《炖马靴》

跟着卓老师读《炖马靴》

作者: 耘禾尔_ | 来源:发表于2024-03-22 03:09 被阅读0次

卓老师要直播解读迟子建的短篇《炖马靴》,自然不能错过。可惜因为时差问题,国内晚八点的南非,却是艳阳高照,我被囿于工作中。还好,今天抽出时间认真读了小说,再听了卓老师的直播回放,受益匪浅。

卓老师带着我们一段段地分析迟子建的写作手法,有几个点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一,开头,简洁但印象深刻。是1938年还是1939年,父亲记得不清楚了,但寒冬腊月,呼呼的寒风,他记忆犹新。这一下子就铺设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以父亲口述方式叙述的设定。

第二,双线故事的写法。开头第四段,先写他们战斗的地方,然后又写狼。后面的故事是双线发展的,一是父亲他们去攻打守备队,二是父亲与狼的患难故事。所以,前面就要同时引出,而连接这两点的方式很自然,战斗的地方是四道岭,一个山头,山头上有很多狼,连接得非常顺畅。

第三,异质性。故事写的是一头双眼都瞎了的母狼,她显然不是一只普通的狼,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也会产生故事的狼,后面写到她一直咬着她儿子的尾巴,一是让儿子引路,二是阻止儿子伤害恩人。这些情节如果放在一只身体健全的狼身上,就成不了故事。所以,我们写作时一定要选择异质性的人,事物,和事,那样,故事才更精彩。

第四,建立联系。小说写父亲是一个火头军,为什么是火头军,而不是班长,或是火枪手等其他职务,因为火头军会接触到食物,而狼最需要的正是食物,只有火头军会扔食给狼,这种联系合情合理,故事和人物才会显得真实,读者也会感受到“父亲”的善良。

第五,自然过渡。小说既写部队的作战计划和作战过程,也写父亲与狼的牵绊,迟子建在两个点上穿插自如,读者读着一点不觉得杂乱,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以父亲回忆口述的形式。而且,它们之间的穿插总是有一些细节的联系,比如,部队因为作战需要,决定将营地从头道岭搬到四道岭,他们开始念叨瞎眼母狼是不是顺利生下了幼崽,这个衔接很有人情味,也很自然。然后故事要进入关键的作战环节,父亲的口述完全没有问题。我们写小说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怎么让双线自然过渡。

相关文章

  • 读《炖马靴》

    一,解读:《炖马靴》,短篇,作者迟子建。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内心滋生温柔的故事,尽管故事里包涵着战争...

  • 炖马靴

    一直以来读的书最多的还是散文和长篇小数,对于短篇小说的接触,《炖马靴》实属第一次。 之前并没有读过迟子建的相关书籍...

  • 《炖马靴》——战争里的受害者

    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我没有经历过战争,可从书本和影视作品里见到战争的残酷和黑暗。学了中国历史,尤其是了解了那段...

  • 这些短篇,你不容错过

    这些人,给你一股柔软的力量 @清书架系列 | No. 1 《炖马靴》 作者:迟子建 关于作者 迟子建女士是我不经意...

  • 《决斗》

    雪 寒梅 厚马靴...

  • 学会研究短篇小说提高自已

    今天我看了迟子建的短篇小说《炖马靴》,可以说是深有感触,也很有收获。以前呢,看短篇小说都是带着娱乐的心态一口气...

  • 学会研究短篇小说提高自已

    今天我看了迟子建的短篇小说《炖马靴》,可以说是深有感触,也很有收获。以前呢,看短篇小说都是带着娱乐的心态一口气...

  • 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野玩,原来是。。。。

    上上周末带孩子去体验了梦寐已久的马术,带头盔,穿马甲,护腿,马靴,跟着教练马上溜达了几圈,甚是过瘾,下马后走路都是...

  • 感悟经典——读《爱的教育》有感

    感悟经典——读《爱的教育》有感 七(2)班 张成卓 感恩语文老师对卓宝的指导,同时也感受到卓宝的用心,孩子长大了,...

  • 音乐课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音乐课,老师说这节课学唱少先队队歌。 老师先让我们听几遍,之后老师读歌词我们跟着读歌词,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卓老师读《炖马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mq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