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书摘记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书摘记

作者: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1-02-26 22:31 被阅读0次

一、小说语言的暗示性。说要懂得留白。尽量少写,能不写的就不写,不写的让读者去写。古人说“以己少少许,胜人多多许”。一篇小说要留有余地,流出大量的空白,让读者可以自由的思索、认同、判断、首肯。

二、语言的流动性。语言是活的,流动的。内部的气势是贯通的。处理好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要使句与句,段与段产生顾盼。讲究文气。

三、结构无定式。苦心经营的随便。行文结构要讲究自然,有节奏感。

章太炎说“岂止自在无首尾呼应之式”

苏东坡说“下列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纹理自然,姿态横生。

四、重视开头结尾。写好第一段,第一段里的第一句。开头确定全篇的调子。就是作者对人物的感情态度。

开头以峭拔为好。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原来的第一句是“”环之四周皆山”,起得较平。后改为“环滁皆山也”,峭拔,领起了下边的气势。

又如《徙》原来的开头“界上曾经有过很多歌,都已经消失了”

后改为“很多歌消失了”改后的开头比较翘吧,而且有更深的感慨。

结尾分为两种:余音袅袅,戛然而止。

五、写作风格

布冯说过“风格即人”

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需要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就是说,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对自己口味的书。读书允许有所偏爱,你偏爱的作品会影响你的气质,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

契诃夫“我你读的是什么书?我就可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作家读书实际上读另外一个自己所写的作品”

一个人要使自己的作品有风格,要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且欣赏自己。

杜甫不能为李白的飘逸,李白也不能为杜甫的沉郁。苏东坡的词宜关西大汉持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柳耆卿的词,宜十三四女郎持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如果你想学习一个作家的风格,最好不要直接学习他本人,还是学习他所师承的前辈。你要认老师,还得先见见太老师,一祖三宗,渊源有自。

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模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

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

六、小说主题

小说都是有主题的。汪曾祺的珠子灯写的是封建贞操观念的零落;契诃夫的贯穿性主题是反庸俗;鲁迅的主题是揭示社会的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崇文的主题是民族品德的发现和重造。

作品主题不那么明显。现在想说的主题一般都不那么单纯。其主题的复杂性,丰富性,多层次性,或者说主题可以有它的模糊性,相对的不确定性,甚至还有相对的未完完成性,一个作品写完后,主题并没有完全完成,我们所解释的主题往往是解释着自己的认识,未必是作家自己的反应,有人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如果要莎士比亚本人解释,他大概也不太说得清楚,所以说主题有它一定的模糊性。

主题的解释不能有个标准答案,愿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但是有一点必须有你自己独到的理解。

人家问高晓生,他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他说我要能把主题告诉你,何必写小说,我就把主题写给你就行了

林斤澜有一次讲话说人家说他的小说看不明白,他说我自己还不明白,怎么能叫你明白?

龙梦的主题是什么?现在也是众说纷纭。你叫曹雪芹自己来回答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他也可能不及格。

相关文章

  •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书摘记

    一、小说语言的暗示性。说要懂得留白。尽量少写,能不写的就不写,不写的让读者去写。古人说“以己少少许,胜人多多许”。...

  • 读书 汪曾祺的写作课

    一直对汪曾祺有所误解的开始,认为他更多是一个写吃的写的很好的作家。读他的文章会让人流口水,没错就是如此的浅显的想法...

  •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语言的美要看它传递了多少信息,暗示出文字以外的多少东西,平庸的语言一句话只是一句话,艺术的语言一句话说了好多句话。...

  • 看完了《汪曾祺写作课》

    今天把《汪曾祺写作课》看完了,其中提到了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很有启发:为了写作而读书,比平常地读书的理解、记忆要深...

  • 32周||《人间滋味》

    文/新鲜 最初知道汪曾祺老师的名字是我们百期读书会的倩在看他的书,后来上了舒明月老师的写作课,她推荐说汪曾祺老师的...

  • 读《汪曾祺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关于写作 一、他写道写作必须要专注,如同飞行员开飞机。他非常严肃地说:“当你从事于某一工作时,不可想一切无关的事。...

  • 看《汪曾祺的写作课》

    今天开始看《汪曾祺的写作课》,至于到底是不是汪曾祺写的,那就不管它了,只要其中真有能让人有长进的东西就行了。其实是...

  • 读书摘记

    读书摘记 ...

  • 读书小摘记

    读书小摘记

  • 《汪曾祺的写作课》观点摘录

    百日物语(四十八) 《汪曾祺的写作课》中作者关于写作的感悟和理解很深刻,读来就像一位亲切的长辈在耳边的谆谆教诲。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汪曾祺的写作课》读书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ov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