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敦煌》

《敦煌》

作者: 梦萦绕之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23:52 被阅读0次

敦煌是余秋雨最长的一篇文章,我足足听了半个小时,可见余秋雨对敦煌倾注的感情之深。

鲁迅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对于国人,他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本来学医的他觉得国人要拯救的是灵魂,是思想,而不是外表的病,所以他弃医从文了。

对于郭煌莫高窟,余秋雨也是很痛心,因为我们国家的宝藏被一个看守敦煌的道士王圆箓贱卖给了外国鬼子,请允许我用鬼子来说他们,当然这不是我说的,是三毛说的,因为他们从外表看就跟黄毛怪一样,所以称之为鬼子也不为过。

而当时的地方政府并没人重视这样的宝藏,他们只是想升官发财时让王圆箓给他拿一两件精品,好在官场上做为礼品被迎来送往,以助他们登上高位。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对于王圆菉,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发现藏经洞后几次上报朝廷,都无人问津,最后在利益的驱使下,他将敦煌的名画卖给了外国人。王圆菉本身没有文化,他更不知道那些壁画是瑰宝,在多次上报朝廷无人理睬,而他又面对饥肠辘辘的生活,无可奈何下将敦煌壁画卖给外国人。

相关文章

  • ​传承与活化敦煌音乐,QQ音乐如何玩出数字文保新思路?

    敦煌曲子戏、敦煌舞、敦煌民歌、敦煌古乐谱……敦煌音乐文化俨然是个“国家宝藏”。一战时期,敦煌文物遭到破坏,大量的敦...

  • 敦煌有“毒”!

    日本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英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欧洲。” 敦煌学者段文杰说:“敦煌在中国...

  • 敦煌,敦煌

    2016年5月20号凌晨,我和许先生踏上从张掖开往敦煌的火车。一夜迷迷糊糊,始终按捺不住对即将探索未知的兴奋。因为...

  • 敦煌  敦煌

    “去一个地方,你不要把它想的很美,其实它可以更美”,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我特别兴奋。凌晨一点的张掖火车站,开往敦煌的...

  • 敦煌,敦煌!

    一瞬间,一千年,一滴泪流了一千年…敦煌,你好。敦煌,爱上你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进莫高窟之前我们去看了介绍敦煌历史...

  • 敦煌,敦煌

    昨晚娃儿睡得早,一边拉伸,一边追了一集国家宝藏,看的正是敦煌那一期。 看着老先生在敦煌日复一日的看似枯燥的生活中奉...

  • 敦煌,敦煌

    终于从东到西“走”过一趟河西走廊,尽管是乘着列车。 敦煌于我并不陌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来过,那时是跟随旅游团参观莫...

  • 《我心归处是敦煌》阅后随笔

    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 这本书既是樊锦诗的个人传记,更是近代以来几代敦煌人发现敦煌、守护敦煌、光大敦煌、传承敦煌...

  • 初识敦煌

    在敦煌,对敦煌,你不知道怎么去诉说,怎么去描述,因为你接近了敦煌,但又似乎离得很远。 看着敦煌的天空,住在敦煌的宾...

  • 大敦煌——读《敦煌印象》,望飞天故乡,千年一梦大敦煌。

    敦煌情结缘于2006上映的一部电视剧《大敦煌》,近日闲读《敦煌印象》,不免又激起了我想要朝拜敦煌的强烈冲动。 敦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pr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