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好了!我有证明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手捧着印有自己名字的知青档案复印件,前来查档的赵奎玉激动地说,这是最近发生在滕州市档案馆里的感人一幕。
1977年8月,作为当时济宁的知识青年,赵奎玉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滕州市原城郊公社李王庄大队投身于农村建设。1979年回城招工到济宁针织厂工作。如今已到退休年龄,按人事部门有关规定下乡这两年时间可作为工龄计算在内。可是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工作人员发现其个人档案内没有下乡这段时间的原始记录,无法落实相关的工龄工资待遇问题。
为了证明自己下乡的这段经历,他多方奔波,最后找到了市档案馆。在滕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耐心搜索查找下,终于在知青全宗卷永久22卷92页“知识青年下乡登记花名册”中找到。当看见自己名字的一刹那,赵奎玉很是兴奋,自己不停的说这是新年的第一件喜事!既找回了两年的工龄,又可以顺利办理退休了。
近期到档案馆来查阅知青档案的人络绎不绝,因为近几年正逢六七十年代知青退休高峰期,不少老知青在退休办理社保和工龄时都会遇到个人档案没有记载下乡的记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滕州市档案馆切实为群众着想,建立知青档案全宗,把901卷知青档案中凡涉及到人名的内容全部录入电脑,并为其建立数据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查档群众的一致好评。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转载及合作事宜请通过后台留言或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枣庄市档案局(馆)。
联系我们
拨打电话 0632-3315774 或发送邮件至zzdajglk@126.com
推荐给朋友微信公众号:枣庄档案 或扫描(长按)二维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