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东西是我在自己的知乎回答中 copy 过来的。
也不怕大家笑话,费劲心思写了这么大一篇回答没什么人看,就想 copy 过来成文章让更多人看见了。
当然,这是一个有良心的 copy ,我对原文做了许些修改,使它看起来更加文章。
我们在剪辑的时候面对大量的素材是否无所入手?
是否会不知道怎么整理素材?
是否会出现 “诶,我记得我看过这个镜头啊,怎么找不到了” 的情况?
下面我会以一部短片的素材整理为例,给大家示范一下如果利用元数据管理,使得我们的素材井井有条。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用 Premiere,亦或者是用 final cut,又或者是 avid。
我这里将会以 Pr 为例进行讲解。
我这里讲的方法,只要是稍微专业点的剪辑软件都适用。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电视剧电影的剪辑。
利用 元数据(metadata)来进行 素材内容可视化,以及 快速寻找素材。
就是 logging。
开始讲这个方法之前,我先 b 两句。
对于素材的管理,每个剪辑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可能大同小异,可能大相径庭。
我说的方法也仅供参考,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手上的项目来修改使用,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
如果大家觉得我讲的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
又或者有更好的方法
欢迎留言指出。
首先,按照剧本 分场次
一般在剧本里编剧已经给我们分好了场次了,
我们只要在剪辑软件里按照剧本分好的场次,来分素材就可以了。
第一场戏,就来个 01 第二次戏就 02。。。然后把属于这一场戏的素材放在里面。
如下图。

第二步。开始设置剪辑软件的 元数据显示(metadata display)。
在 Pr 里面
1、先把 项目(Project)也就是 素材箱(bin),改成列表显示模式(List view)。
2、鼠标右键点击 素材箱(bin)的元数据显示栏。如下图。

然后点击 元数据显示(metadata display)
就会弹出一窗口。让用户选择需要显示出来的元数据。
全部取消勾选,然后只选择
Desription
Comment
Scene
Good
Hide
Shot
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勾选更多。
选择完成之后不要急着点“ok”
你可以点 “save setting”
以便下次使用
3、浏览素材,并且录入元数据。
Descirption
写入这个素材的第一句台词,又或者是里面的事物。
其旨要就是,让你看到这个 Description就马上知道这个素材是什么内容。
Comment
写入这个素材的演员,当然这个选项原本不是写演员的,但是 Pr 的元数据似乎并没有让我写入演员的选项,所以我就拿这个来写演员好了。
Scene
写景别 long shot 、wide shot 、middle shot 、close shot 、close up 。这五种景别,我会采用简写的方式,其简写分别是,l 、w 、m 、c 、cu 。
如果是特殊的拍摄手法我还会在后面加个括号进行录入。
比如,一条 手持拍摄的中景 素材,在 Scene 里面我就会写 m (handheld)
Good 和 Hide
你觉得这条素材不错,就勾上 Good 你觉得比较糟糕 就勾上 Hide
默认勾上 Hide 的素材,会被隐藏掉,只要在任意素材上右键,选择 Veiw Hidden 就可以显示出被勾选了 Hide 的素材。
Shot
如果你有场记,打了板子的,可以按照场记板上写的来,如果没有,又或者拍摄的循序比较糟糕,你可以按照剧本上的故事发展顺序,给素材标上顺序。
然后点击 Shot ,素材就会按照这个元数据来进行优先排序。
你就获得了一个 以剧本故事发展顺序为优先
文件名(文件名我一般不作修改,如此一来默认是拍摄的顺序。)为次的排序方式的素材列表。
如下图。

在做 logging 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metadata 面板来进行批量录入。
首先,找到这个面板,如下图

然后,右键这个面板的名字,就是上图 左上角的那个选项卡。
接着,选择 Metadata Display
弹出这个窗口跟上文我说的的 “修改素材箱元数据显示” 的窗口是一样一样的。
如果你修改素材箱元数据显示的时候 按照我之前说的保存了你的元数据设置。
这里你就可以直接选择你之前保存的。
然后选择多个素材。
在元数据面板中录入元数据
你选择的素材都会被修改。
做完 logging 之后,再加上我们看了一次素材,基本上就已经实现了我之前说的
素材内容可视化 了
你脑海中对这个素材的印象,加上元数据,你马上知道这个素材的 内容 演员 景别 优劣。
这就是我说的 素材内容可视化 。
至于做 logging 的另一个好处 快速寻找素材
就是可以通过这些元数据进行素材的筛选
利用 ctrl + F (Win)/ command + F(Mac)唤出搜索窗口,输入你想要的搜索条件,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素材了。
比如 我想找到 景别为 中景 ,演员为 qy 的素材。我就可以如下图输入我的搜索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搜索的素材需要用到 勾选类型的元数据。
因为这是布尔运算
find what 这一项填入 true 或者 false
true = 勾选
false = 不勾选
吐槽一下,Pr 的元数据搜索实在是烂到不行。在这方面 final cut davinci 都可以轻易秒杀 Pr。
如果你不想使用搜索也可以,点击任意一个元数据,
Pr 都会以这个元数据来进行优先排序,
比如你想找所有 wide shot 的素材,点一下 Scene
Pr 就会以 Scene 这一栏的数据进行优先排序
你就可以轻易找到所有的 wide shot 。
最后说两句。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方法又蠢又慢
可是当你面对大量的素材,
特别是类型片剪辑这种 不仅素材量多,而且多个素材高度相似的时候。
相信先做 logging 再剪辑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到你。
并且这种方法非常利于修改。
你可能看一遍素材之后就可以把这场戏剪出来。
可是过几天导演看了之后提出修改意见呢?
你能保证你记得几天前看过的素材吗?
还要再看一遍吗?
这时候 logging 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以上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