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中旬以来,两个多月里,沪上气温“过山车”已经好几个回合了。由秋入冬的时候,看到过海棠、樱花、紫叶李浮现几朵小花,到了下旬,就是冰点,一度出现全天候冰点;随后温度回升,春节前,再度急邃下降;前几天温度逐渐回暖,正当人们以为春姑娘的脚步已经临近,没想到,这几天又仿佛回到了寒冬腊月。
生活在上海,虽然几波温度的下降带来了一些影响,但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长江中下游沿线和靠近湖北的河南等地相比,情况还是好了很多。
一方面,是温度极速探底。2月20-23日,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降温,日平均或最低气温普遍下降6-12℃,西南地区东南部、江南南部和中东部、华南中北部等地气温下降12-18℃,其中,更靠近南部的黔东南、湘南、桂北、赣中等地的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可达20℃以上。2月23日前后,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到苏皖南部至湘南、黔南一带。
另一方面,是冰雪雨形成夹击态势。鲁东南、豫南、皖中、苏中、鄂大部、像北、渝东北、川东北、藏东等地有大雪,其中,皖中部、鄂南部和东部、湘北部、西藏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而且,豫、鄂等地降水相态复杂,雨、雪、冻雨并存。
换言之,春节黄金周几天吃过苦头的几个地方,这次吃第二遍苦头。比较而言,我老家所在江汉平原一带是情况最严峻地区——雪是级别最高的,其他地方没有的冻-雨也有。
大雪乃至暴雪对于物流、客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还会进一步影响人的生活、农作物的生长和牲畜,如果加上冻-雨,影响就更大了。因为冻-雨落下后,路面就比较硬结,一层层叠加,很难铲除,极大可能造成断-水、断-电、断-路、断-网、断-树,当然也包括短时间的(物资)的断-供。春节黄金周期间老家的这些“六个断”就发生了,许多树拦腰折断,我父母坟头的两棵7、8米高的松树也因为树枝结冰难以承受重量而折断。
等到回老家过年的打工人过完年,再次踏上讨生活之路,新的一波雨雪冰再度来袭。离开比较早的算比较幸运,部分还没有离开的就只能继续把元宵节过完再走。看老家人发的视频,路面积雪比较厚,前几天没有折断的树枝这次也扛不住。
雪太大或者持续时间太长,当然不是好事,但大冬天一点雪花也没有,也是一件憾事。往年基本上是暖冬,即使如此,沪上总有那么一天乃至两天会有雪花飘飘。今年奇怪了,温度低了不少,在市中心却没有看见真正意义上的雪花。2月7日到公园看梅花的时候,还说这几天会降温而且有雨夹雪,现在看温度的确是下来了,雨也有而且还不小,但就是没有雪,雪中赏梅恐怕要落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