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且坚

作者: 温雯二雅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09:27 被阅读20次

    作者:陈蔚莹

    在阅读苏东坡传的卷一、二之后我对苏家两兄弟的亦师亦友的兄弟深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苏轼,苏辙,“轼”是指马车上前面供人凭依的横木;“辙”则是指车轮碾压过的痕迹。两兄弟的名字寄托了苏父对他们共在一车,互相扶持的愿望。“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东坡写道。子由也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他们的一生行迹便是这两句话的最好写照,苏父如愿以偿。

      情之深,渗入生活的点点滴滴。“由京都到凤翔的函件,要走十天才到,兄弟二人每月经常互寄诗一首。由那些诗函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初登宦途时,苏东坡是多么心神不安。兄弟二人常互相唱和。在唱和之时,要用同韵同字,所以是磨练写诗技巧很好的考验。”“陈州位于国都东南七八十里,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有时会住上七十几天。”“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杭州三年任期届满时,他请调至密州,因为当时子由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沟通是联络感情的好的桥梁,亲情在一次次信件的传递和距离的靠近中,经过时间的沉淀,如美酒般愈发醇香。兄弟俩也为对方作了许多首诗词,用文字传情。最著名的便是《水调歌头》,中秋团圆之际,美酒,圆月,诗人的碰撞生成了这千古名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想到与子由未能团聚,只能共赏这同一抹圆月,祝愿他身体康健。我认为礼貌是距离的面具,往往亲密的人常常会开玩笑调剂生活,东坡对弟弟高大,但住所矮小的取笑也充满诗意,“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身屋打头。”画面生动,令人会心一笑,更对兄弟俩无拘束的相处心生向往。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兄弟二人在政治上的看法相似,相处起来更为融洽。文中将苏东坡与亨利•詹姆斯,苏辙与威廉•詹姆斯作比,突出了兄弟二人不同的文学风格与才气,使他们的形象跃然于纸。

    情之坚,抵御万千龌龊,不离不弃。“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房檐上的乌鸦扑棱而过,死寂的阴霾里,只听见虫鸣细微,身着囚衣的东坡面壁静坐,忽然霹雳一声,划破天际,照亮这一方黑暗。饥寒拷问着血肉的极限,刑械羞辱着文人的尊严,百日的牢狱之灾,像百条皮鞭,摧残着他,磨损着他,也成熟柔韧了他。对于自己的结果他早有了准备,他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最信任的弟弟。而子由,奔走呼告,奏请朝廷赦免兄长,愿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后来,苏东坡的监禁解除之后,子由把手捂住他的嘴,那是告诉他以后要三缄其口。”亲人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处地方,捂嘴,这个动作更饱含了弟弟对哥哥的关心。高官厚禄是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苦苦追求的目标,实现价值的方式。子由为了哥哥愿意舍弃一切官职,只愿他一切安好。‘’患难之中见真情‘’,他们情比石坚。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苏家兄弟的话正合了父亲的希望。“轼”“辙”共主一车,官场浮沉,相互扶持,情深,情坚,其心不变。

    情深且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深且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x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