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这本书给你答案!

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这本书给你答案!

作者: 韩同志 | 来源:发表于2022-12-09 18:12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很容易被低估的书,因为它的书名——

《孔子的故事》

“故事”一般被界定为通俗读物。

《孔子的故事》的确通俗易懂,但并未因此而减弱它的史料性、严肃性和准确性。

相反,这本书,每一页几乎都有注脚,引用书目几十种之多。可以说是言必有据,一丝不苟。

了解孔子必定要读《论语》。

《论语》基本上是语录体,且无编年,哪段话是孔子什么时候说的,后人有时很难判断。

《孔子的故事》所引的文献,几乎囊括了孔子事迹言行的所有史料。

完全可以说,《孔子的故事》是了解孔子,读懂《论语》的入门书。

01

在孔子诞生前,中国的历史文化,已经积累了两千五百年,孔子是集大成者也是传播者;

孔子去世后,中国的历史文化,又发展了两千五百年,这段历史被孔子深深影响。

上下五千年,孔子是中国文明史的分水岭。

从孔子开始,精神问题和道德问题,开始成为人类的终极问题。

02

孔子之前,只有“学而优则仕”的人和“学而优则仕”的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志于学”的人。

“志于学”的孔子,创办了“有教无类”的私学,培养了更多像他一样“志于学”的人,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樊迟向孔子学习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又请求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出去了。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呀。

孔子办的不是农业技术学校,而是青年干部政治学院。

学生要学习的,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领导力、决策力、价值判断力。

别人学技能都很功利,只有孔子关心技能背后的原则。

这是孔子超越时代的地方。

可以说,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独立知识分子

03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制度开始瓦解,诸侯不把天子当回事,贵族不把诸侯当回事,家臣不把贵族当回事,低等级的人拼命往高等级爬,想取而代之。

所以,孔子提倡“礼”,要求每个人安心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待着,做事情要符合礼仪。

孔子一生有两大事业,一是从政,二是办学。孔子为什么要从政呢?从政可以强化宗法纽带,进一步复兴封建等级社会。

孔子为什么要办学呢?办学可以让穷苦孩子掌握做官技能,摆脱原来的社会阶层,为此,孔子甚至还在国际间流动办学。

但仔细看,这两大事业的目标其实是冲突的。

办好了学,苦孩子越精通做官之道,就越不甘心继续当下等人,如果阶层流动越频繁的话,封建等级社会就会瓦解得越快,这就和孔子的从政目标冲突了。

04

孔子的弟子,风格个个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孔子只教人生大道理,只要遵守这个大道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生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这就是因材施教,是教育家孔子最伟大的地方。

决定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是人心,而人心是教育塑造的。

孔子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教育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这本书给你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ya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