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芒格研习会
采铜-查理·芒格的思想到底有什么用

采铜-查理·芒格的思想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 朱泓默 | 来源:发表于2017-09-06 21:27 被阅读67次

作者:采铜  

用户头像

知乎心理学优秀答主,畅销书《精进》作者

曾经有人问查理·芒格,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方法是什么? 

 查理·芒格说:不要闯红灯,不要吸毒,不要染上艾滋病。  这个回答出人意料,但又是典型的芒格风格。  

芒格,这位辅佐巴菲特,使伯克希尔公司达到4400亿美元市值的传奇人物,有一个人生信条是:“如果你知道自己将在哪里死去,那就永远不要取那个地方好了。”  这是一种反向思维。先清楚通向失败的道路有哪些,才能避免失败。  他曾分析过成千上万的来自企业、个人和政府的失败案例,把它们的失败原因进行分类整理,以避免重蹈覆辙;他曾研究过人天性的心理偏差,总结了20个认知偏误模型,这些探索甚至领先学术界很多年;他特别擅长做一种名叫“双轨分析”的思考,在做决策时,既盘算全然理性的分析结果是什么样,又思虑如果跟着潜意识和感觉走,结果又会怎样。  

芒格的思维能力博大而又精深。他系统学习过很多学科的知识,他把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称为“硬科学”,提倡学好这些硬科学的基本模型,对于投资和商业有莫大的帮助。他对心理学和经济学这些“不那么硬”的科学,有些爱恨交加,一方面他从这些学科提取了很多重要的模型,另一方面他对这些学科的教授们只知道固守单一的知识结构颇有微词。

他通过漫长的自学,掌握了大约100个各个学科的基本模型,他把他们称为“普世智慧”,他用这种“多元思维模型”的方法去审视和洞穿那些具有潜力的公司。他的目光所及比绝大多数人都要远都要深。一般的投资者只是面对一系列抽象的数字,进行着抽象的计算。而芒格知道,必须进入更底层、更深入的分析之中,去探讨公司或产品的各个要素和细节,才能真正搞清楚它们的价值。  芒格所嘲弄的人,被称为“铁锤人”,手里只有锤子,因此看什么都是钉子。原因是只掌握了单个学科的知识。而我们传统的教育体系,就是这样培养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的。所以,一点都不冤枉地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铁锤人”。  单一的知识结构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看待事物总是单视角、线性和一维的模式,我们想不到的是,同一件事情,可以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去剖解,可以获得完整的洞察,而这些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需要足够多的普世智慧。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一次读《穷查理宝典》这本书都会觉得激动万分。每一次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我深刻地认识到,突破自己的局限性是如此地急切和必要。这些,都拜芒格所赐。  是芒格不断地提醒我,避开人生的重重陷阱,不去赚看不懂的钱;是芒格不断地提醒我,保持诚实和正直,可靠的个人信用是最简单的成功法则;是芒格不断地提醒我,必须终身学习,必须不知满足地读书,必须永远保持对未知的好奇。

但是,要跟随芒格的步伐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掌握这100个基本思维模型还不是太难,难的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实践,去反复地使用这些模型。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融汇到实践中去。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有大成。  芒格与其他沉迷于书斋、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不断地在应用他的那些知识。

他的每一次投资决策,甚至每一天的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都相当于是在做调用跨学科知识的刻意练习。所以他对这些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与现实结合的智慧,几乎无人能及。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芒格那么多资本,可以去做投资的练习。但是芒格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些训练自己的路径。

他建议我们,多看一些高水平的财经杂志,多搜集一些真实而又详尽的商业案例,我们可以通过对商业案例的拆解来模拟训练,调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这条建议可谓价值连城。  查理·芒格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供效仿的榜样。

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可以不靠坑蒙拐骗,也不用拼爹拼资源,只要他能够不断地学习,去求索高层级的智慧,并辅以正确的方法,坚持正直和诚信的原则,那么他同样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财富,获得人生的跃迁。  感谢芒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采铜-查理·芒格的思想到底有什么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av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