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

作者: 宝宝一笑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01:07 被阅读0次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一)2018-10-27

    ——从书中读局小到走进局小局小

      河南省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张艳琼

    一、  从书中读局小,我读懂了什么?

        暑假,因为家中特殊原因,《整体化成》一书就读了前两个章节,颇有感触。我却发现李伟平校长在引领这所百年老校发展的历程中,我很欣喜的发祥:我开始关注“文化”一词,一个学校的发展一定是有一定的文化来支撑和引领,并促其发展。所以我提出了我们已经有的并且独有的特色:杜甫文化,把杜甫文化融入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中,让一种文化引领我们学校的发展。

          纵观目录发现,每一章题目中都有“生存方式”,这个词贯穿所有标题,可以看出这也是本书重点要阐述和突出的关键词。

    生存方式在百度上解释为: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及发展变化的总称。它的三大要素包含:生存事实、生存实践、生存价值。

        在“新基础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何尝不是正在寻求属于我们的生存方式。

    第一章:百年回溯读懂师生生存方式的历史积淀

          同时,我也读了叶澜教授所写的《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上编)》。

    共同之处:两篇有同工异曲之处,都是要回归到历史的源头,寻根溯源,前任和父辈就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变迁、经历了数百年的积淀,才有的教育的根源。

    第一章《百年回溯读懂师生生存方式的历史积淀》

    从明隆庆六年(1572)建立龙城书院,到1980年正式命名为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经历了无数次的动荡和变革,数百年的变迁,造就了大批的人才,也为局前街小学奠定了历史和岁月洗礼过的文化精髓,也为其聚集了局前街小学的发展和变革奠定了生长和发展的根基……

    第三节、办学挑战:世纪之交学校发展的重新审视。让我再次想起我们学校从办校之初走到今天,我们所遇到的难题和挑战,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经受着12年的成长历程,也在遇到变革之路的瓶颈之难,同样我们也要寻根溯源。之所以我们学校命名为子美外国语小学,一定有其他的含义。众所周知诗圣杜甫就出自我们的家乡,我想正是由于学校的建校之初就建立在诗词和文化的积淀之上,源远流长,老师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的勃发和壮大,是不是才有今天子美的发展和成长。

    第二章:对“价值变化”的思考

    局小老师:“这样的课,我们不是不会上,是不愿意这样上。”

    2016年我第一次到常州听数学课也是同样的感觉,我第一感觉:和我们的课堂没什么不一样啊!甚至看不出好的地方。

    时光的脚步走到了今天,我才能体会到“新基础教育”的深远和厚重,并深深的陷入其中,也让自己觉得原来教育的价值也在我的内心滋养着我的成长。

    叶澜老师不止一次敲打着局前街小学人:“不要忙着跑出来,现在家里认清自己,只有找准了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清晰自己的奋斗方向和目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越是名校,学校显管理层和教师群体的认识越是有“场依存性”;学校管理经验越是精细具体,教师越是成熟有经验,他们的思维习惯越是稳定牢固。没有认识的变化就不会有思想的觉醒,没有思想的觉醒就不会有行动的更新。所以,对百年名校的发展而言,领导者和教师能不能实现思想认识的自我超越是学校生长超越的关键。

    一、办学选择:从一个人的选择到一个团队的选择

    (一)以“变人”推动老校整体创生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激活基础教育的内在动力,是通过变“人”来推进改革,实现目标的

    (二)新发展需要的唤醒与激励

    “局前街小学的传统文化给予了老师丰厚的营养。新的时期,我们需要寻求发展的一种机遇,一个平台,一种力量,一种引领。”

    (三)新力量的召唤与吸引

    要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局前街小学文化。”

    当一种精神开始在局前街小学校园流淌时,李伟平开始寻求理论准备的突破口。

    二、群体选择:从话语认同到价值认同

    局前街小学人在在努力学习,努力进入的过程中却不断遭遇到障碍,,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进入“新基础教育”的话语系统,也就是专家常说的“我们可以对话”。对话,不仅是一种语言交流活动,更是一种思想交流,只有听得懂“新基教育,想的明新基础教育,说得清“新基础教”才能建立“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理念系统。

    (一)带着盲目的骄傲看待“新基础教育”

    (二)带着震撼的认同学习“新基础教育”

    (三)带着真实的生长践行“新基础教育”

    (四)带着生命自觉渗透“新基础教育”

    三、个体选择:从静静观望到主动追求

    (一)静静观望:先行先知,能者为师

    首先开设“校长论坛”

    其次,开展“深度会谈”

    接着,组建“实验团队”

    最后,采用“合作研究”的推进方式。

    (二)跃跃欲试:且观且行,吾有吾师

    1.“老新对接”,从历史的沃土中发掘变革的动力

    (1)让老经验“新”起来。

    发挥两位特级教师的资源,召开盛云翔(蒋纯)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

    (2)让老活动“新”起来。

    以主题沙龙的形式开始多次的准提研讨。

    (3)让老形式“新”起来。

    首先,我们引导教师“解读”同班的课堂。

    接着,我们将“散点状”的评课变为“主题式”的评课。

    2.“试水课堂”,从日常的改变中激活改革的动力

    第二个阶段主要任务让老师带着对“新基础教育”的个性化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尝试和验证第一阶段形成的共识。

    (1)立足课堂,尝试不同可能。

    (2)借鉴经验,吸收不同养分。

    (三)主动追求:亦行亦思,人人为师。

    1.组织“节点展示”,从他人的成长中汲取变革的动力。

    (1)彰显人的“精神”。

    措施:感动局小评选系列活动。

    (2)彰显事的“价值”。

    措施:局小论坛,把个人和团体的故事不断的演绎、放大。

    2.借力推进性评价,寻求“差异化”的梯队发展。

    (1)以课堂教学调研为契机,积极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全、实、深。

    第一,多维学习,让主动学习成为教师的生命状态。

    向骨干学习。

    向课堂学习。

    第二,多项突破,让实践创新催生教师的实践智慧。

    (2)以精品课开放式研讨为契机,积极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精、特、美。

    我们面临的困难和局小是一样的,我们的困惑也是一样的,通往成功的路却是相同的 ——把这句话送给正在努力的我们

    二、  走进“局小”品“局小”

    今天终于真实的迈进“局前街小学”,八点钟我们就到了“局前街小学”,我一下就被学校的建筑风格、一草一木吸引了。一天中利用三次点滴时间来品味“局小”,体会和感受我心中的不同和那份从书中读到的厚重。

    8:00——8:10,10分钟的时间,第一眼校园里的果树就深深的吸引着我的脚步不由自主的走到前来。我对植物和花草有着特殊的敏感,没有原因,就是喜欢。常州满街道飘来的桂花已经让我开心不已,这里的一草一木也牵引着我的内心。一进大门,台阶的右边,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棵杨梅树,树上挂了一个木质的长方形牌子,下方缀着红色的穗子,牌子上面有二维码,扫描之后,就是对杨梅的简介,一切都那么维和。小路的右边就是一棵石榴树,木牌正面写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6届四班全体同学赠。背面写着:石榴树。不敢过多留恋美丽的风景,就这样的一点风景,我都在不断地思考:刚刚过去的节点活动中学生依然的沉闷、沉默,我无比的沮丧,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细细想来张永博士提出的改进建议:对于学校文化的不懂、浮于最浅层的理解,可以先进行一个探究校园文化的活动,校园的植物、校园的建筑、校园的路、有哪些景观、哪些诗词文化,都可以来探究,这样的场景给我太多的思考和启示。

    进到会场门口,整个墙壁都是学校孩子的书法、美术作品。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内涵。再次想我们的景观文化、校园文化、我们的墙壁文化都是制作、打印、上墙。孩子的作品也有,但是没有这里像桂花一样浓烈的充斥着整个常州的大街小巷。我们缺失了什么?

    我把物品放好后,我看距离8:30还有15分钟,我再次走出会场。我要再次感受和品位“局小”带给我的感官的刺激和震撼。

    第二次我被学校已经大门右手边的墙壁吸引了。学校各个领域的全家福,色调是暖黄色,看起来很温馨,每一位老师,每一团队的照片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暖暖的,很舒服,吸引着前来的教育同行。底色是白色的竖条纹做底板,上面写着:教师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对面墙壁上是一个个孩子的照片,灿烂的笑容甜到了心里。上面写着: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和快乐。右边写着:勤勇以律身。左边写着:檏成励修养。

    学校大门口左手边是一座亭子:取名:世芳亭。据史记载:【龙城书院】创建之初有池有亭,今复建亭一座,命名为【世芳亭】以纪念局小首任校长【华世芳】先生。

    与世芳亭相对的是有一个水池,水池里养了各种绿色植物,中间还有一块像翱翔的雄鹰的奇石景观。仔细看了简介,才知道:水池,校史记载:龙城书院前有大门,内有桥跨池,池后有堂三楹……本次改建水池付出,故把原水池石复建水池一座,以示纪念。

    水池里还有一块中国石:百年校庆,学校于宜兴牛头上得一太湖奇石,此石正面外形颇似中国地图,顾名“中国石”,侧面似展翅雄鹰,寓意局小娃雏鹰展翅,心怀祖国。

    紧接着我就被一进门楼梯左手边,整个一面墙,古色古香的砖瓦、仿古的设计、重建局前街小学的碑记、龙城书院出土石碑拓片、龙城书院的平面图……历史和文化的厚重就刻在校园每一个角落中。然后冲向再次冲向会场

    中午吃过午饭,来不及休息,我又匆忙赶到一楼,局小一位漂亮的老师,用那种甜甜的,轻轻的、柔柔的声音已经在给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师讲解着。随着老师的讲解,你会再次震撼的。校园里随处一块石头或一件物品,都是一件文物或赋予历史和岁月打磨的痕迹。

    一楼最右侧,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是细碎的鹅卵石,老师讲““刚开始,小朋友看到都会抓。”我就问:“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过一段时间就好,过了那段时间,不再好奇就好了。”我就想到了我们学校“润物园”的建立,里面有金鱼、荷花、小桥、流水……很块,金鱼不见了,荷花不见了,睡莲不见了……我们总是在管,在监督,看看谁把金鱼抓走了?谁把荷花摘了?看到了我们的问题和差异,我们的价值认同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没有能够运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来看待这件事情。

    接下来的参观中,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着我的内心,怎么都平复不了我的内心。阅览室的桌子考虑到各个孩子的真实的需要,有舒适的沙发、有圆形的桌子、还有长长的扁扁的可以站在那里趴在上面看书的设计,一切都是从儿童需要出发。

    阅览室在负一楼,阅览室里还开辟一处小小的角落,开设的葫芦课程,种葫芦——刻葫芦——烙葫芦——画葫芦。这样的惊喜和设计、规划在不断的冲击着自己的感官。

    在六楼,有一个漂亮的阳光房,开设的种植课程,里面是孩子们的作品,种植的各种植物,小小的,方方的,玻璃方的顶部是可以自动的屋顶,可以照顾到花草是否需要阳光。玻璃房的门口是一棵怒放的桂花树,周围一圈凳子,可以坐在桂花树下恣意的看云卷云舒、静静地欣赏一屋绿植的美好。而在改建之初,多次和消防沟通,打通了一面墙,建了这样的一个基地。哪里是打开了一扇门,开启的是探索植物的研究之旅。

    像这样的情景多的数也数不清,迈步其中,总会在一点一滴的角落里、墙壁上透着文化的气息。再次感受到百年老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那种文化的深邃和深远相信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都是满满的震撼。

    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只有真实的基于每一个儿童的发展。局小的每一处角落都在恣意生长着,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在浓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下,这种理念在不断的放大、影响、传承、影响着后人。

    三、  我的思考

    1.  我要改变些什么?

    2.  我能做些什么?

    3.  我们的校园文化是否基于儿童的需要来规划并设计?

    4.  校园文化带来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哪里?

    5.  我们学校要做哪些改变?

    6.  如何把杜甫文化真实的融入学校的每一处角落?

    7.  我们的校园文化还有着怎样的缺失?

    8.如何把杜甫文化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的融通?

    在一幅如水墨画的校园中继续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一)2018-10-27 ——从书中读“局小”到走进“局小”品“局小”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一)2018-10-27 ——从书中读“局小”到走进“局小”品“局小”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一)2018-10-27 ——从书中读“局小”到走进“局小”品“局小”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一)2018-10-27 ——从书中读“局小”到走进“局小”品“局小” 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一)2018-10-27 ——从书中读“局小”到走进“局小”品“局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研修培训活动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bu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