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作者: 白姑凉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15:09 被阅读73次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笔下的特立独行的猪,我有幸见过较逊它的,因为我见的那只不能敏捷的跳上房顶,也只出圈过一次。

我很多次见过那猪在石头砌成的一米高的猪圈滑上滑下,它不做别的。也不知道它是公的还是母的,有别的猪走过来上下嗅它,它生气似的从圈墙跳下来对着嗅它的猪哼哼,然后对峙的站着,其他拱圈的猪在刨粪的百忙中还不忘抬头看看。与王小波笔下的猪不同,它们到挺习惯的,除了不断爬墙的猪。我也习惯了它不断爬墙我想这应该算它日常运动游戏吧,我没想通它为什么要爬墙也就不想了。

当有一天它爬着爬着突然一跃跳出来了,在我还吃惊似的,它先知的一点激动没有的一坨精壮的肉朝我跑来,这可不是老朋友相见的怀抱,我软软的倒在泥土上,呆呆地看着它如大鹏展翅般遮住广阔的天空飞翔,离我真近。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它,它仍被齐心协力的村民绑回了肮脏的猪圈。好几个村民扛着吊着它的一根修长竹竿,我看见竹竿一抖一抖的。村民们纷纷说它长的很好,肉很紧。没人将它的出跑当回事,都没说要加高猪圈的。写到这里,突然替它感到不值,这是身为猪的悲哀。

我佩服它超过于王小波笔下的猪。我是不相信王小波的猪会学汽笛,拖拉机叫的,相比较它的身姿潇洒跳过猪圈,四处闲逛找好看的母猪,大战枪管下隐藏的子弹、背后的劁猪刀的英勇事迹,我更佩服我见的那只猪能忍受失败的沮丧痛苦,坚持不懈的爬墙,更心疼它在跳出猪圈时还不能松懈地继续向前跑。然而它失败了再也没站起来,再也没爬过墙了,很奇怪的我认不出它的模样了,连安慰它多给它喂猪食都做不到。

王小波笔下的猪是知青们喜爱的,受同类排挤的,它不在乎,它可以不在乎。其他的猪有两种被人设置的生活方式,一种是肉猪,只要多吃多长肉就好了;第二种不是肉猪的,公猪被政策允许它当个花花公子,只管交配,母猪的任务是生猪崽。作者用斯巴达的当男人为亡命战士斗鸡,女人当生育工具的母猪作例,说明人往往喜欢设置他人的生活,不光设置动物也设置人。

有的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干预了过多,尤其是古代时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往往女子嫁的好男子娶的好考验父母的眼力。父母从小时候照顾你我,以他们的眼光阅历想法为你买衣服,决定你吃什么、在哪儿上学、交什么朋友、嫁娶什么人、什么时候要孩子、怎么养孩子,事无巨细,他们都想到了且希望你按照他们想的做。不能说他们管不着你,也不可能不管你。有的人像我见的那猪无法反抗就“享受”吧,顺着父母设置的生活过了,也还不错;有的像王晓波的猪一样无视父母设置的生活框架潇洒人生。还有朋友,老师,同事,老板……家庭,学校,公司,国家……处处都有想设置我们人生的人,人人都试过跳出包围圈。

王小波笔下的猪有能力摆脱人设置的桎梏,像作者一样的知识青年却没法逃离。一个有着文化思想的人被迫在乡村从事农民劳动,引导农民的无产阶级思想,体验农民生活。轰轰烈烈的上山下山运动阻碍了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业,继续深造,成为政治风暴的受害者。知青返城回家的路充满辛酸和困难,这场文革的一部分并不是锻炼而是落难,知青们更是付出了青春和生命为后代无私奉献,文革的这场运动摧毁的是中国的教育事业,使它停滞不前。作者笔下的猪何不是知青对自由的向往呢,有人说这只猪可能没有逃过被截杀的命运,但作者给它写了美好的结局,让它威风凛凛的回到自然的怀抱。这是作者的仁慈,也是对知青回城抱有不灭的星星希望。“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录,他在结尾说“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现在的愿望也不过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他写的书。

王小波本身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选择做自由撰稿人不会限制打搅他的写作,他一直处于文学圈外围,那时有先锋主义、有朦胧派、但没有王小波。许多人羡慕王小波的特立独行,欣赏他杂文的讥诮讽刺、天马行空,然而王小波写得很寂寞,没有掌声,卖书靠自费、踏着脚踏车先送后卖的推销。王小波的文章多是人文情怀,以幽默的玩笑谈世事风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只是整本杂文集的一章,另有其他书的序言和轻松的随笔。如果要看一本书,我希望每个人都先认真的看看作者为它写的序言,里面有着作者表达的一种态度,不妨从作者的角度看这本书的缺陷和完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cs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