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末随笔 《道德经》感悟

周末随笔 《道德经》感悟

作者: 微光绮梦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17:20 被阅读0次

    从2020年的立春开始,学习《道德经》,每周一章,现在立冬已过,共学习了四十章,从陌生的读第一遍,到每一句每一字查资料学习理解,好像跟一个陌生人打交道一样,用一周的时间,慢慢读、慢慢悟、慢慢理解,能到哪个地步全凭运气,并不强求一定要得到什么。但一不小心,我得到了很多,伴随了我好多年的抑郁情绪,直到立冬时节也没有出现过,我觉得这和读《道德经》有很大的关系,它让我学会观察和自省,试着放下成见,以空杯心态看待事物。以前怕雨、怕阴天,现在天晴多日,却盼望能下一场雨,就在前不久,突然想听舒缓音乐,打开第一首,竟然是雨的声音,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深浅不一的滴答声,竟能让人放松舒缓下来,从此改变了对雨的态度。
    学习《道德经》期间,听得最多的是罗大伦中医博士讲的《道德经》,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有时看看知乎等等,“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致虚极,守静笃”。“少则得,多则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有时侯,一些句子会不经意跳进脑海,闪闪烁烁像夜空中的星星,像早晨的太阳,像落日的晚霞,在不同的时间,绽放出不同的光芒,内心放松而愉悦。
    南怀瑾先生年轻的时侯,上山拜访一位老师,山很高,很难走,南师见到老师的时,老师说他天份很高,教不了他,另请高明。但看到南师那么辛苦、那么诚意的上山来请教,也不能白来,要送他三句话,这三句话让南师终生受益。第一,做人要轻松,不要严肃;第二,眼睛看花、看风景、看山水,不要把眼神耗出去,对你没好处,对它也没益处,要把花的精神、山水的精神收到你的眼睛里头来;第三,心脏就拳头那么大,什么开心烦恼,名利痛苦,统统丢出去,别放到里头来。为此,南师九十岁讲课的时候,说他眼睛到现在都很好。
    话说,学以致用,尽管经常遇事还会露出本性,会急、会躁,反思过后,再试着学以致用,偶尔的一些日常事情处理上,能运用到所学的理论,还是很开心的。对自己的心性也是一种磨练。时常会想起南师说的那三句话,试着放松放空对待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每天走在上下班的路上,会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过的景物,也会看到各色行人,像镜子一样反映事物,不去追逐,不去多想,而不像以前,只管低头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心思,认为周围的一切与我无关。
    跟一位书友说起《道德经》,他说《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日慈、日俭、不敢为天下先”。我不止一次听过这个论断,但从我自身的感悟并不是这样,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守柔、守静、守空”。
    因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空、是虚,是静。
    无只是我们是看不见,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比如人的思想我们是看不见的,但它确实是存在的。行动是看得见的,可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思想主导的,这就是有生于无。他心里想着买菜,行为上就会往菜市场走,绝不可能往银行去。他想着要把眼前这个人暴揍一顿,脸上就绝不可能出现和颜悦色,我们往往就会根据人的行为来判断他的想法。在自然界也是一样,通过现象来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如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自然得出的规律,从而有利的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
    静可以制服躁,刚则易折,物壮则老,争强好胜谁都想同,想认怂却很难,每天好吃好喝浮光掠影谁都喜欢,但能拒绝这些外在的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却很难,人的欲望沟壑难平,想把心放空,什么都不要装进来确实很难,正因为难,才需要我们去修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末随笔 《道德经》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d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