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

作者: 睡一夜就馊星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3-31 21:20 被阅读119次

上回说填饱了肚皮,就来谈一谈“十善”,今天就来谈一谈吧。

亘古以来,人类就在讨论善恶,佛教更是大谈特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些问题看似很飘渺,但也很切己。每个人多少都会思考一番,也都有自己的经验,相信得到的结论也会不一样。

无论你心目中的善恶标准是什么,但是只要有,那总是好的。哪怕你是一个恶人,那也不要紧,只要你自己知道自己是恶人就好,总归还有改过向善的机会。怕就怕你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是非善恶的标准,一团浆糊,如此,那可真叫人无可奈何了。

佛教谈善恶脱离不开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善恶不抵,自种自收:“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缘会遇是无常的,所以因果非常复杂,有的时候并不会很直观的展现出来,但是基本的规律却不会变,无论你信或者不信。

佛教谈善恶脱离不开修行,因为脱离开修行,所有的理论就都是空谈了,没有任何意义,也对你没有任何益处。佛教修行什么呢?简单来说,修行就是修心。我们所有的念头都是心的造作,而念头里有善有恶,有清净的念头,也有污浊的念头。如果我们在念头刚刚升起的时候,就能够很好的觉察自己的念头,并且清净自己的念头,那么这就是佛教的修行了。正如前代大德总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无论是念佛还是参禅,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在精微的念头层面就开始修善断恶。如果忘记了这个宗旨,在这里争论法门的优劣,那可真是本末倒置,买椟还珠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既是佛教基本的要求,也是佛教高深的修行。我们总得有一个方向不是?这个方向就是六祖慧能大师劝韦刺史所说的十善了。何为十善?

身: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行

口:不妄语  不两舌  不恶口  不绮语

意:不贪欲  不嗔恚  不邪见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十善业道经》

参禅参到善法念念增长,念佛念到不容分毫不善间杂,才是真修行!把十善的“不”字去掉,即是作恶了。永离作恶,即是行善了。难不难?难!不难还叫修行嘛?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时至今日,许多学儒学佛的人还在用《三字经》、《弟子规》、《了凡四训》、《玉历宝钞》之类的糟粕给自己还有小孩入门。为什么不去读《论语》呢?为什么不去读《十善业道经》呢?

相关文章

  •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

    上回说填饱了肚皮,就来谈一谈“十善”,今天就来谈一谈吧。 亘古以来,人类就在讨论善恶,佛教更是大谈特谈。什么是善,...

  • 🌺本周学习法语。

    2019*1*4 —定善义——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往生礼赞—— 极乐无为涅槃...

  • 君心 似 我心

    边城秋雨润轻尘, 把酒言欢友情沉。 谁知生途事多揣, 唯有故交似海深。 但使君心依旧在, 何须话桑在台前。 更进心...

  • 慧净法师:善不可舍,应舍乃是自力之心

    至于“诸善万行”(六度万行),以勤修此等诸善,以为但有此善必能救度自己,必能往生极乐,仰仗修善之力,这种心态便是自...

  • 2018-11-16

    我愿十世行善 只为你一生芳华

  • 净宗法师|如何夜梦安稳?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引证《十往生经》说: 佛告山...

  • 三千驹的诗|往生今世

    其一 前缘皆由此心出,何须遍寻故纸书? 往生今世听今夕,善缘前结无泪路。 其二 人皆无力本自然,愚公大智非移山。 ...

  • 赠友(新韵)

    造化由来喜弄人,何须把盏说初心。 狂言已负诗兼酒,青眼谁能识使君?

  •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善导大师解释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解释「南无...

  • 药名四季歌

    春 春风和煦满常山, 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 当归何须问泽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ge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