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閱讀〈燕京趕考〉,而且喜愛那種文風,接下來的後記可以跳過了。在這裡我想不帶感情地討論一些不少人問的問題:考研動機、住宿情況,我不會討論那些我在申請階段受到的鄙夷跟不太給力申請夥伴們。
考陸研這件事的起因,其實是一場演講。
四年級上學期的時候,S老師請我幫忙接一位澳洲學者到校演講,因此我認識了陸生K。他帶給我一個很大的衝擊,在於他對前輩的交際手腕以及離奇的博學多聞。從活生生地被嚇傻,到後來我接受那不是適合我的社交方式,但K在學術上仍是一個相當值得學習的對象。
S老師會後發訊息給我,她提醒我不要受限於地形、資源,狹隘了自己的視野,或者自恃甚高。大概是因為這麼朦朧的原因,開啟了我的考研之路。
然而,在我走完申請陸研的所有過程後,實質問題回來了:陸研是否是一個適合磨練又具有發展性的機會?(特別是藝術人文領域的資料甚少)海歸會不會是另一個更適合台灣與中國的選擇?中國的教育體系與台灣大學教育一直是相差甚遠的,對比藝術大學或許更是,這樣的情況適合我嗎?今年申請大陸高校的高中生與大學生大幅提升,將來我會不會淪為某一種台流?
對於人文學科的台生來說,有些問題可能不是北大清華畢業就能迎刃而解。
我不是一個幸運的旅人,特別是旅行中國的時候。
2017年9月我去廈門遇到金磚會議。今年3月中,碰到北京開兩會。
碰到大型會議代表幾件事情:
(一)住宿會遭到管制。
意即港澳台外(或者大陸地區非漢族者)可選擇的住所減少。以我這次旅行來說,當時北京四環內的民宿幾乎都不能住,可以接待外賓又在四環內的正規旅館幾乎只剩高級旅館。回想當時能找到四環內的住宿根本太幸運。廈門金磚會時也是民宿都不接客,然後正規旅館台胞證刷老半天刷不過(白眼)。
順帶一提,中國的民宿與台灣人常見的民宿是不同的。
這次住的地方在中關村的某個住商混合大樓裡,我住的房間對面就是一間(純)髮廊。為了入住,我要先去小區裡的A大樓(位於某個樓層,某一間昏暗套房)的櫃檯checkin,然後再住到F大樓裡的套房。住宿期間還要擔心私人物品被偷或者環境不安全。這是一個非緊急,最好不要體驗的情況。
(二)安檢很嚴格。
行前友人已經告知我參觀天安門最好不要帶書,書籍是很敏感的物品。因為兩會的關係,地鐵天安門西站封閉了通往開會地點的地鐵出口,以及天安門正對面的廣場。可能我特別傻,因為我不知道參觀天安門要安檢,還要看台胞證。其實我不怕他看台胞證,但是檢查的過程,大概是我目前人生最害怕的五分鐘。
除了言論之外,我想我的不便僅止於此。
回台之後又過了四個禮拜,我接受了清華美院的線上面試、接到北大的複試通知、放了一個長長的春假、拍了畢業照。
三月底的時候,我收到一個實習同事的通知,他告訴我北大複試的結果。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出現的人,我們聊了一些準備的過程與近期的安排。
或許〈燕京趕考〉在我身邊開展了一些效應,好的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