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__王阳明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能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虽然“心外无物”的看法与唯物主义观点相悖,但王阳明关于从人的内心去追求真理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古人云:“相由心生。”意思是说,人的思想会呈现在其外在表征之中。如此推敲,人的言语、行为等外在表征则多为其复杂内心的反应。按照王阳明所言,欲使人的言行举止符合一定的规范或者达到至善的境界,则要从其内心入手,而不是人心之外的事物。只有当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举止才能表现出善的一面。
做人若问心无愧,坦坦荡荡,对于每天遇到的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也能应付自如,而不会被其扰乱心情,也就可以傲视天下。在儒家先贤眼里,这是君子风范的标准之一。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而沉重的心,则令人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透彻的知晓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的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对于身处纷繁世界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便知道理应如此,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
其实,修心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不断清除内心的污垢,便能摆脱俗世的困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