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207d1a4f3427ec7b.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24个比利》,一本探讨多重人格障碍的纪实小说,所谓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十分罕见,其表现是多个人格存于一身。
这部小说取材于真实案例,主人公比利竟然有不可思议的24个独立人格,成为美国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多重人格障碍而被判无罪的嫌疑犯,度过了传奇却不幸且令人唏嘘的一生。
1.听书笔记
01)多重人格障碍是极具争议的精神障碍之一,其病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说法,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其与童年创伤脱不开关系,如被忽视、躯体虐待等。
02)如果一个人无法脱离糟糕的现实,他就会通过切断自我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来逃避糟糕的环境带来的负面情绪。
03)比利的传奇经历注定要被讨论,而且充满争议,他既幸运又不幸。
透过这段传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和比利一样在童年早期受到虐待的孩子,减少悲剧的发生。
2.听书感想
听这篇解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听有声小说。
离奇的人物及故事,匪夷所思的多重人格,轮番上场的人格角色,悲剧背后悲伤的童年经历。
注意力跟随小说情节流转,时而感到惊奇,时而感到震惊,时而感到怜悯。
一个个人格背后,一次次融合背后,比利恢复正常又疾病复发背后,是十分离奇、让人感慨万千的一生。
听着听着,关于解读的情节、画面,不自觉的出现《致命ID》影片的感觉。
好些年过去了,影片中多重人格的错乱、争夺主导权的斗争、人格背后的心理及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对了,《致命ID》《禁闭岛》《搏击俱乐部》这些聚焦多重人格的经典影片,都是受到了《24个比利》这部小说的深刻影响。
这足以见得比利这个人物幸运又不幸的一生,以其为主人公的纪实小说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这个案件、这部小说,显性的作用是让世人认识到了多重人格障碍,对此的心理学、医学上的研究一直推进,而更深层的潜在意义是让人们意识到了爱护孩子的重要性。
好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比利的人生就是如此。
亲生父亲自杀,母亲因小事而惩罚自己,继父的殴打和性...虐待,如此悲伤的童年,持续遭受的虐待,让比利缺失了爱的滋养,造成了人格的分裂,最终违法犯罪。
虽然被判无罪,可是往后余生却在正常状态与非正常状态之间切换,在医院与医院之间辗转,最终早早离开人世。
比利的人生,实在是一个特别悲伤,也让人警醒的故事。
比利到底是多重人格障碍的受害者还是演技精湛的嫌疑犯,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争议,而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悲伤童年给一生带来的伤害太重太深。
透过他的人生,人们在了解多重人格及障碍之外,更值得做的就是:
爱护自己的孩子,友善对待别人家的孩子,让他们经历开心欢乐、内心富足的童年。
特别是,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再理性,淡定再淡定,避免给孩子带来悲伤的经历、不好的回忆,甚至造成虐待,以及对于发现的虐待儿童的情况,勇敢的伸出援手制止家长、帮助孩子。
就像这本书开头写的:献给受虐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受害者。
这本书让为人父母者认真看待并审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究竟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还是带来无法补救的伤害。
解读中的一句话特别好,摘录出来: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父母就像一面镜子,孩子通过这面镜子照见自己的样子。
孩子照出来的是魔鬼还是天使,取决于是不被爱护甚至遭受虐待,还是生活美好、被关爱、被尊重。
小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童年生活,父母可以为他们创造有爱的童年生活,那是伴随他一生的财富。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