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的一个邻居,我应该称之为嫂嫂的,按她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就叫英嫂吧。
英嫂今年有五十岁左右了,女儿远嫁新疆,儿子娶妻生子,为她添了两个男孙,在镇上的社区买了一套楼房,儿子一家住,他们老两口还住在旧平房里。除了辛苦,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我的影响中,英嫂自从嫁过来,就没穿过几件新衣服,每次看到她都是匆忙要去干农活或是家务活的样子。她性格很和善,见面总是笑眯眯的,不善言辞的和我说几句客套话。“呃,来了啊!”“噢,吃过了没有?”“你们家娃娃又长大了。”她的衣着永远随意而过时,不甚干净,但也算不上肮脏,应该是衣服穿得时间太久了,有些污垢已没办法洗干净的缘故。
年轻的时候,和她丈夫伺候婆婆,养育两个孩子,除了种地,总是抽农闲时节两口子去不远的地方打工。农活本来就辛苦且劳累,出去打工也大多是干卖力气的活,挖树坑、和水泥、搬砖之类的。
现在呢?还是没有歇息的时候。地里的庄稼要种,一个日光温棚里的活要干,家里还养了两头母牛,两个牛犊。大孙子才三岁,生下几个月的时候儿子、儿媳就去新疆打工了,他们老两口既要干活,又要照顾孙子,她丈夫还要抽空去打工挣点钱。今年生的小孙子才两个月,不知道她儿子、儿媳又做何打算。按理说,家庭收入也还不错,但永远是轮不上他们享受的。
农村像英姐这样的家庭很普遍,父母年轻时辛苦养育孩子,儿子长大后辛苦赚钱给买房、娶媳妇,有了孙子再继续帮忙带孙子,还要继续打工、干活,补贴儿子、儿媳的生活。自己享受、歇息的生活是根本谈不上的。只有等到实在老的不能干活了,才能,歇息歇息,但那时,又总免不了被儿子、儿媳嫌弃。子孙孝顺点还好过,否则晚年真的是很悲惨,或是说这一生都很悲催。
农村人的普遍思想,或者说是中国人的普遍思想,觉得父母累点、辛苦点,只要儿孙们过得好,一切都值得。
城里人无论是有编制的,还是打工的,就算工资不高,但工作也不算太苦、太脏。超市里的导购,卖服装的,卖家具的,饭馆里端盘子洗盘子的,虽然工种低微,但也是衣着整洁,月月有收入。当然,城市里最辛苦的应该算清洁工,但据我所知,清洁工大多是农村妇女在干。
城里的老人退休后大多有退休金,基本衣食无忧,辛苦一点的也就帮着子女们带带孙子、做做饭,清闲的就每日去跳广场舞,或是去听小区、打打牌。
所以,我觉得还是农村人最辛苦。轮对国家的贡献,也不见得农村人就比里人少啊!希望能早日盼到国家为农村老人提高退休宫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有保障、有尊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