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做漂亮女人智慧女人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作者: 燕子一只 | 来源:发表于2016-11-22 09:17 被阅读122次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看了《我不是潘金莲》。为了生二胎,李雪莲和丈夫秦玉河商量好“假离婚”,让人们以为他们是投机取巧只为“分房”。但没想到弄假成真,秦玉河竟然与别人结婚了。到头来,李雪莲流产了,只好守着一头牛和自己的小餐馆过日子。令人气愤的是,秦玉河否认假离婚,于是李雪莲走上了一条“含冤上访”之路。从秦玉河、县法院、市委、省委告到了北京,整整十年。这期间受尽了别人的白眼,终于想通了,准备和情深义重的李大头结婚,却发现这只是一场闹剧与谎言。她悲愤离去的身影不免让人感到忧伤。

李雪莲多年想为自己讨回公道,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还她“清白”、洗净冤屈。最后在秦玉河的意外死亡后画上了“上访”的句号。整个人像疯了一样,似乎“上访”是她活着的意义,秦玉河死了,她也“死”了,她说“你死了,这事说不清了”。苦苦十年的挣扎、坚持、怨恨都跟着去了。

看完电影后觉得大多数中国女性其实是悲哀与孤独的。

中国自古以来秉持着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到现在有好转吗?倒是出现了一些独立女性。她们光鲜亮丽,能给予自己一定的经济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是自由与平等。但在大多数人眼里,甚至在大多数女人眼中,这样的女人是不幸福的。因为“她没有结婚啊!”“她没有孩子啊!”“她注定孤独终老!”你看,这些女人一方面迫切追求“男女平等”,但在某些事情上又否认女性的独立,否认“女人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机会与权利”,自相矛盾。很可悲。

更别说在男人眼中女性的地位了!女人就应该听从于男人,依附于男人,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凭什么呢?凭什么就要女人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平衡?凭什么只有女人才有义务照料孩子?凭什么要求女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这些在没有家庭层面的“伴侣”的支持与体谅下是很难达到的。可是现如今,能够有这种想法的男性也寥寥无几,很可悲。

而现实情况如何呢?婚姻生活如何呢?男女相处得如何呢?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同样是出轨,马蓉的出轨就让全民恨之入骨,想将其打入万丈深渊;而反观最近的林丹出轨呢?很多人又以“男性生理需求”来为其开脱。实际上,不论男女,出轨了,都是道德问题,都告示着这段婚姻已经终结,都不能原谅。我想,目前中国还处于一个男权社会,想要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而在现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女性,其实也“不是什么标签下的女强人,而是同样情感丰富、脆弱而又坚定的个体”。

愿更多的女性保有独立的人格,男女平等,是道德的正确选择,也是社会的明智追求。

相关文章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第二版)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看完电影不禁深深的叹息,为李雪莲悲惨荒诞的经...

  • 2018-05-14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看完电影后不禁一声叹息,为李雪莲悲...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这电影我是冲着范冰冰过去看得,在台湾我一职搞不懂她为什么能那么红,并不觉得她外型有多好看。问了朋友才知道,过往有很...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喜欢看电影却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所以我都是在家中用电脑或者手机观看,手边摆满零食,或做...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从小爱看电影。年少时正赶上中国文艺繁荣的八十年代,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陪我成长! 但看了那么多场次,这还是第一次想到...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看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周本来打算去看的,结果因为流连于纸的时代书店看书,就没去成。 继电影...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直到昨天才和朋友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说实话并没有什么期待,当圆形的画面出来的时候,我甚至在想这看着真是别扭...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李雪莲多年想为自己讨回公道,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还她“清白”、洗净冤屈。最后在秦玉河的意外死亡后画上了“上访”的句号。...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最初看到这个影片名字,其实是不感兴趣的,心想还不知道是怎么意淫出来的这么一个主题呢。吸引我进入影院的是坐公交车介绍...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完一个电影或者电视剧经常容易入戏,很久缓不过神,思想回不到现实。好像我自己就是那个主人公的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jp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