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合阳南大门――安家堡村

合阳南大门――安家堡村

作者: 少校副官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14:21 被阅读0次

    我村位于路井镇东南八公里处,地处沟沿沿,又在县边边,是合阳的南大门。东邻金水沟,与黑池镇彭城村隔沟相望;西靠卓里村;南边与大荔县两宜镇的东白池、北白池村连畔种地;北与党定村相连。全村1000余人,下设四个村民小组,占地面职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400亩。

    村上以安、白两姓居多,其次有:屈、聂、雷、张、吕等姓氏。据村上老人说,我村因水患先后迁址三次:第一次在现村东“城里头”;第二次迁到本村“新城里”以北;后迁到现址。村里以安姓居多,故名安家堡。据考证,新池宋家庄村的“安姓”及范家洼村的“安家”都是从安家堡村迁出去的。

    解放初期,我村仅有两条大巷,即现在的南巷和北巷。南巷西头路南边,有一个小巷,住着两户人家,名曰“小道巷”;南巷中间路南还有一个小巷,住着七八户人家,也称小巷;北巷东头路北也有一个“挑帮巷”,北巷西头偏北处住着十几户人家,是新建的巷,所以叫“新城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村上扩建了几条新巷,规划布局更趋合理,村容村貌今非昔比,发生了巨变。

    村民世世代代精耕细作,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有糜子、谷子、黑豆、黄豆、绿豆、扁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西瓜、脆瓜、棉花等。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大都种植苹果、李子、葡萄、桃核、油桃、桃、梨等经济作物,农作物有改良的玉米、油葵等。因村上土地平坦,抽黄灌溉履盖面积达85%以上,经营农作物是村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我村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标志称谓很有趣,是先祖根据其地形、地物的特点而称呼的,一直延袭至今。村南有洼背后、下埝、南埝上、猴子沟、一杆旗、沟南、寨子背后;村西有塔宝坻、尖角、砖塔;村北有双碑、上埝、龙缝、卓里斜;村东有西畛、河坡、庙河。东沟叫金水沟,也叫“水泉沟”因沟下有一股常年四季汨汨而流的泉水而得名。上世纪七十年代,干旱少雨,当时的社员在金水沟往返八里陡坡路担水浇地,抗旱保苗。1974年第四小组在金水沟打了一眼机井,引水上源,解决了村民饮用水问题。后来机井因管理不善被废弃了,实在可惜!

    别小看我村住在金水沟沿岸,金水沟给村民带来许多实惠呢!沟里到处都是枣树,结出的枣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色泽鲜亮、含糖量高、格外甘甜;沟里还生长着道地的防风、远志、北柴胡、麻黄、地骨皮、野酸枣仁、青蒿、杜仲、车前等十多种名贵优质野生中药材;也生长着白蒿芽、地软、荠菜、牛角花等十多种绿色无污染野菜;还生长着几十种叫不上名的野青草,是牲畜、山羊的优质饲料;还有,村上老人去世后都安葬在金水沟畔,背风向阳穴位好,又不占用耕地,真乃一举两得。

    我村里曾经有三眼古水井。南巷、北巷各一眼,村东头南北路白家、安家祠堂中间有一眼。井深都在五十八丈左右(约180米),水质甘甜,是地地道道深水井,也是村民祖祖辈辈饮用水的唯一水资源。到井上绞水需要四个精壮劳力配合完成:有抻绳的、完挑的、搭挑的、辕里的。由于井深人多,要担回一担水得几个小时,所以绞水是男劳的重体力活计。村里曾经有两个涝池:南涝池在南巷东头南边,占地约450平方米;北涝池在村东北边,占地约600平方米。在那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严重缺水的年代,两个涝池功不可没!主要用于夏季农作物抗旱保苗、饲养员饮牲口、妇女洗衣服、社员家庭修盖建筑等,改革开放以后,水井和涝池逐渐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在我十来岁的时候,每逢夏季的夜晚,厦房里蚊虫叮咬,闷热难忍,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便坐在门前的大槐树下,摇着蒲扇、抽着水烟、端壶浓茶,有声有色地谝村上过去的人文故事、当下的家长理短。我则静坐在父母身旁,仰望星月,竖耳倾听大人们谈古论今。当时对大家谝的“三闲”一知半解,蒙蒙拢拢。参加工作后,我每逢节假日,也不忘向老年人咨询村上的典故。据安治科老人说:“咱村里人文典故多着哩,几天几夜都摆不完……”安老先生回忆:到民国末期,村上有大小庙宇十九座,遍布村上各个角落。有影响力的庙宇有:利市庙、马王庙、三义庙、地母庙、文昌阁、中义庙、华王庙、无量庙、岳王庙、墩台庙、大寨子、小寨子……现存的古迹有“大寨子”。位于村东南角,占地60多亩,三面环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始建于1895年,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寨子是为防守抵御外来侵略而建的。大寨子已被县文化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墩台庙”位于村东南角,占地约150平方米,据传说:是白氏曾先祖们套着牲口拉了500大车土夯垒起来的。现存遗址的土夯基高八米,以前用青砖砌成四周,原来供奉着文昌爷的神像。庙宇在民国末期被毁坏。“油坊窑”内有土窑两孔,解放前村民在这里轧油,解放战争时期“乳罗山”战役打响,村民们躲在窑洞里避难。

    我村的名人也出了许多,最具影响力的是安俨。据合阳县志记载:安俨,字子荣,安家堡村人。宋太宗淳化时进士,历任理寺议事、太子右赞善大夫、右司谏、郎州知府等职。淳化共五年(990――994),宋太宗赵匡胤、丙申年乾隆41年(1776年)弘历,立碑居今242年。相传在清朝入关后,顺康时代为了安民、表彰历代忠臣孝子,在北京午门外有安俨的功绩碑,同时在石档内有埋葬安俨的坟位,该坟位原在铁链山麓,地下存有神道碑。清康熙年拨专款将该碑移至风水大师勘察的路井镇乳阳村西头。该碑现安放在我村东北角安俨纪念广场内。

    村上的近代人物安益铃,在辛亥革命时期曾担任长安警察巡官;安省三,毕业于陕西第一师范大学,民国时期担任县教育督学等职;安建民曾担任过安徽省录事,相当于现在的省委秘书长;白西元曾担任过西安市公安局长等职;村里还出了近代名人安文质、安文迟、安保福;还哺育了白增尧、安学均、安武济、安丁卯、(抗美援朝);安存学(西藏平叛);白三印、安振乾、安民学(民间老艺人);安乙丁(少将军衔)……据村里细心人统计,我村仅县团级以上就有18名之多。

    我村过去的文化遗产积淀深厚。村里在民国二十二年建有两座戏楼。具有关中地区古戏楼标准的建造风格,是能工巧匠尽展聪明才智的精湛建构。用两个字表述就是“气派”,两座戏楼距离不到200米,均面朝北,对面都有庙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宣传队每逢农闲时节或传统节日,都要点上气灯唱大戏,给文化生活匮乏的农村带来了不尽的欢乐!在文革期间,因“破四旧立四新”,戏楼连同部分庙宇、祠堂被村上拆除,在村西头修建了村完全小学校。学校大院内修建了构造新颖的舞台,舞台北边是露天广场,供村民夏季观看戏曲使用;舞台南边建有“七间厅”,供村民冬季看戏使用。因村上有方圆几十里唯一的戏台子,县上的线戏、山西的蒲剧、甚至大荔、澄县的秦腔大戏每年都要来村里演出几天几晚上,每逢村里唱戏,周边三县四乡八村的群众都前来观看,把戏台内外挤得严严实实,十分热闹,村民也以村上有大戏台而为之自豪和骄傲……

    我村的文化遗产在十里八乡乃至县上都小有名气。最具代表性的有:狮子滚绣球、狮子上杆、跑马马、打秋千等,有的项目曾赴省、市、县参加过表演或比赛,还得过大奖哩!

    村里的沟沟岔岔,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村民的宝贵财富。我是吃着安家堡的红薯、小米稀饭、喝着古井的甜水长大成人的。父母亲生养了我,村里那肥沃的黄土地哺育了我,父老乡亲培养了我,我爱我的家乡――安家堡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合阳南大门――安家堡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nh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