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拆掉思维的墙》打假“成功学”树立自己的成功观

【笔记】《拆掉思维的墙》打假“成功学”树立自己的成功观

作者: 我和小妮子的日常 | 来源:发表于2022-02-23 06:38 被阅读0次

任何一本成功学的书,都在举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或事的例子,用他们的成功学来教育我们。你有没有怀疑过它们的真实性?

关于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不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
手工课上,老师从一大堆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孩子们都笑起来了,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
老师指责爱因斯坦,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爱因斯坦说:“有的。”
他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老师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这个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笨一点也没关系,勤能补拙。
但是爱因斯坦从小动手能力很强,很小他就帮父亲的工厂解决技术问题,大学时代还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做实验,和朋友合作申请了许多专利。
瑞士的一份报纸曾公开了一份爱因斯坦上学时的成绩单:代数、几何、投影几何、物理、历史这5科全部满分。
他一点都不笨,他从小就不是个平凡的少年,是人们更喜欢平凡少年刻苦努力最终成才的故事而已。

打假肯德基“失败1009次”的故事

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在65岁时仍然身无分文,他不怪这个社会,而是心平气和地自问:“ 我到底能对K们做出何种贡献?我对社会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
然后,他想到了。
他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你的生意一定能火, 而我希望能从你增加的营业额里抽成。
很多人都嘲笑他,但他从不为前一家餐馆的拒绝而懊恼,反而更用心地推销自己,两年被拒绝1009次之后,他终于被“同意”。
我们被这个故事教育: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从不轻易被“拒绝”打败,不达成理想、目标和心愿,他们就决不罢休。
然而,事实上,桑德斯39岁就开始开炸鸡店了,店面很小,一开始只有6个凳子。
他的创业历程非常坎坷,尝试过连锁店、汽车旅馆,但全部失败,折腾了20多年,最后只留下一间小餐馆和一份炸鸡秘方。
60岁时,炸鸡店也近乎破产,他只能靠每月105美元的救济金度日,但他并不沮丧,决心从头再来。
4年后,肯德基有了4000家分店。
74岁时,他把肯德基以200万美元卖给了29岁的年轻律师约翰.布朗和60岁的资本家杰克:麦塞,公司以每年7.5万美元的终身年薪,让桑德斯成为肯德基的代言人。七年后,肯德基身价涨了137倍。

首先,1009次失败这个数字,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其次,如果按照成功大师们所说,老爷爷被拒绝了1009次、坚持了近20年的炸鸡秘方,是个人成功的秘密,那么在29岁的布朗律师手里待了7年就翻了137倍。

我们是不是能够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成功秘密:成功的秘密在于不要像老爷爷那么迂腐地坚持1009次,而是像布朗一样,年纪轻轻就找到一个有前途的项目!

故事里能够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我们 应该相信哪个结论?所以,“成功学” 的故事只是传奇,并不一定是事实。

树立自己的“成功观”

打假市面上的“成功学”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对故事进行批判,而是学会打破思维禁锢来看待成功这件事。

尤其是对于别人的成功,只有当我们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才会发现,就算我们知道的经验是真实的,也很难模仿,这就是生活的逻辑。

有些人认为“成功就是实现有价值的理想”;有些人认为“成功是实现目标的那个过程”;还有一些人认为‘成功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孔子眼中的成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罗素将成功理解为“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激励,为知识所引导的人生”。

罗兰认为,“ 成功的意义应该是发挥自己的所长,尽自己努力之后所达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而不是为了虚荣心或金钱”。

你可以有自己的‘“成功观”,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

如果有人觉得成功意味着赚到1000万,那么你可以问问他,赚到1000万以后你打算做什么?

他可能会说,买房子、买车。那么买房子和车是为了什么呢?他说,是为了让家人和自己生活得更好。

那你可以再问问,让家人和自己生活得好了,有什么意义吗?他可能会回答:意义就是,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

所以,真正的成功在这个人看来就是“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其他的1000万、房子、车子,都是成功路上那些接近成功的东西而已。

真正的成功不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意义,那么你可以试着想象,如果我忽然落到荒岛,我是不是还会追求过去的成功目标?这个时候,你还会设定那1000万、车子、房子的目标吗?

也许不会,但是在荒岛上,你也许会依然追求让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或者你依然希望得到认同、有担当,这些才是你不会改变的成功目标。

当我们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就会陷入一种不可控的焦虑,一种获得前恐惧、获得后空虚的生活。

只有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获得那种贯彻始终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拆掉思维的墙》打假“成功学”树立自己的成功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qy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