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的阅读观》有感

读《我的阅读观》有感

作者: 雪城白狐侠客 | 来源:发表于2022-11-12 07:44 被阅读0次

    我这个人很少愿意涉猎这种书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理论性的东西会很强。但是,当我知道作者所做的事情与我们所做的事情一样时,我对于这本书有了一个期待。作者在序言里,通过五个观点来阐述自己为之奔忙一生的事业。

    第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事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作者在这个序里面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每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个体精神成长的历程是怎样的?其实这与后天阅读是息息相关的。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一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历程。这一重复,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作者罗列出巴菲特、马克思等人,他们虽然是犹太人,但他们的一些思想已经改变或是正在改变人类的意识。同时,每4500名犹太人就有一个图书馆。在以色列,平均每六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而反观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中国,其藏书量近千亿卷,但是人均阅读量却仅有4.5本/年。这是什么概念?在当今电子产品横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是被电子产品所取缔的。

    其次,作者在序言中还提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可以让人聪慧,但它与民族有什么关系呢?我曾经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女孩儿手里拿着一本语文课本在看,那个时候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如果全中国14亿人,近15亿人口都拿起书,等公交、坐地铁……都能看一本书,那么,我国国民的精神层面就起来了。所以,作者提到了共读。他认为共同的阅读是形成我们这个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唯一途径。

    第三、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作者认为,学校教育学生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历程中,还没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离开校园就很容易丢开书本,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他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孩子们就有了光,有了成长的空间。

    学校是如此,城市自然也是如此。用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而这就是提高城市居民素质的核心。而最终是市民自觉愿意捧起书本,爱上阅读,成就自己。

    在序的最后,作者说共读共写共生活。共读,是指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

    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于于东西部之间以及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共同生活的努力,也是整个社会逐渐民主化的过程。

    接下来作者就是通过这五章内容,进行逐一分析阅读的重要性。第一章作者主要介绍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第二章,主要介绍的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第三章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第四章,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第五章共读、共写、共生活。还有一章是附录。作者通过这几章,主要想要说明的就是阅读的重要性,还有就是阅读对学校对城市对国家的影响及意义。

    一个人只有真正的阅读才能滋养他的心灵,从而达到让他的人生发生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的阅读观》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vc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