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文化审美里,爱象征着无私和给予。而到了神经症病人那里,爱则更意味着一种能力和安全的象征,付出被排在了最后。

一方面,他们如同一个永不能被满足的孩子,对爱有着近似狂热的追逐和贪婪,分享是绝对不可能的,如同一颗箭射在心上无法自拔、一种瘾君子似的饥渴,他们要求对方无条件全身心的投入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的表现;而另外一方面,神经患者又极度的恐惧和害怕失去,拒绝即意味着自己的受伤和无能,努力的抗拒反而引来更大的惊恐。为此,他们采用各种不正确的方式进行妥协、威胁来吸引关注,不论物质还是精神上的,他们在很多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乞丐。

就像一个无法脱离孩子的父母始终想要获得孩子的掌控权一样(现实中很多父母都存在这一现象,而尚不自知……),神经症患者其实并不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这种伟大的天性被病态的重新加以诠释,成为他们寻求自我庇护的一种方式。一旦得不到,他们便会极其受伤。

尽管弗洛依德对此做了大量的篇幅,详细的解释为这是儿童时期的“俄狄浦斯”情节在作祟,但这种亲子之间的性依恋其实也是属于神经症状的一种。(恍然大悟……)它很形象的在神经症患者身上种种自私的表现上得到了印证,而这种被压抑的追求安全感的需求,或许正是神经症患者需要通过寻求爱来获得肯定的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