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曾经学过课文《杨家岭的早晨》;初中的时候,我学过贺敬之的《回延安》,会背诵“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杨家岭、枣园已经是刻在脑子里的两个地名。现在,既然到了延安,怎么能不去游览一趟呢。8月17日,我们的游览路线就是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虽然每到一处都是叫了滴滴,但对于我爸妈来说,还是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特种兵式旅游。我看了看,当天的步数是18000多步,可把老两口累坏了,累并快乐着。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很大,内容很丰富。对于我们来说,熟知革命史的老爸自己就是一个出色的导游。不过,考虑到展厅内要保持安静,我们还是租了讲解器,各自静悄悄地听讲就好。然而这个租金30块钱的讲解器并不令人满意,似乎就是照着展厅的内容念了一遍,那还不如直接看展厅里的文字呢。遇到一个雕像,名字叫《战友情》,是谢 子 长和一个人坐在炕头上,谢 子 长显然是在病中。想听听具体的介绍,没有,雕像前也没有文字说明。我之所以认为那个人是谢 子 长,是因为他和照片高度相象,但是对面那个战友是谁,真的看不出来。而讲解器并不懂我的心思,依然在喋喋不休地读自己的稿子。撇开这个鸡肋的讲解器不谈,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体验感还是很好的。游人很多,但大家都以虔诚之心,静静地回望着这块红色土地上曾经的故事。
杨家岭的地形就是一道沟,入口窄小,便于隐蔽。从1938年到1943年,党中央就设在这里,领导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这些都是历史书告诉我们的。当我走进杨家岭,走进走进一间间窑洞,看过一处处介绍,穿过一座座院落,才觉得历史和现实在时空上交汇在了一起,杨家岭在我们的心里不再仅仅是个地名。这里地方不大,游人不少,尤其是领袖的院落,挤满了要拍照的人,也是以此来表达崇敬之心吧。
离开杨家岭,我们去了枣园。在我心里,枣园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其实,它原本是一个庄园,现在这个庄园所在的村庄称作了枣园村。枣园的面积很大,绿草如茵,绿树成荫,视野开阔,条件比杨家岭要好很多。1943年杨家岭修建大礼堂,于是领导人住到了这里。到达枣园的时候,正是中午,游人略少一些,我们四人在领袖旧居前终于照了一个合影。在这里我们请了一个讲解员,带着我们一路行来,讲述着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这个讲解员比那个电子讲解器好太多了,不仅讲解得详细,而且亲切大方。我想,是不是导游这个职业也不是机器人能取代的?毕竟,这个职业这也还是需要有情感在其中的。
游完枣园,爸妈都累了,我们赶紧回酒店休息。晚上原本还打算看枣园的演出的,结果一下楼,瓢泼大雨阻挡了我们的脚步,那就不看了,虽然有点遗憾,但是爸妈的身体要紧。还是让他们早点休息,第二天还要去壶口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