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因子”,是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它源于一个小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竟高达到70万元,所以,新人类用“拿铁因子”,代表每天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习惯性支出。这些非必要消费,看似很少,可是却悄悄地吞噬我们太多积蓄。
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以星巴克为基准,拿铁一杯30元,一周五杯150元,一年下来就是7200元,五年下来就是36000元。而多少90后,工作5年依然没有任何存款,难怪大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钱的问题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开销太多!”

我们身边有很多精致女孩,奶茶咖啡已成为上班的标配,在清晨的阳光中,手握一杯卡布奇诺走进写字楼,哪怕自己只是一位小小职员,也会感觉顿时上了不止五个档次。新上映的电影,只要评分在8.5分以上,就一定要去看,不然如何跟上大众的脚步?
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精致男孩,饭后必点一支烟,一天一包不能少,不是中华我不要,别人都抽自己不抽怎么行?新的游戏装备上线一定要买,鼠标键盘耳机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卖肾买iPhone的首例便是位精致boy,上千上万的贷款借钱不在话下,不然如何感受到最新最劲爆的体验?
前段时间,有个小护士,网贷几十万,母亲实在无力偿还,终于说出她是养女的真相,不堪重负哭着与其断绝母女关系。该女孩月薪八千多,吃住在家,可是奶茶是每天必喝的,网红美食是一定要去打卡的,即便是打“飞的”也在所不惜,名牌化妆品、包包香水是一个也不能落。如是乎,入不敷出,月收入八千,月支出至少两万,终于陷入了网贷的深渊,她的生活,拿铁因子太多太多,也终于毁在了拿铁因子上。

年轻人,花钱需谨慎,莫要为了麻木地追求诗和远方,而放弃了财富自由。当然,也不能为了压制消费欲望,而影响了生活品质,我相信拿铁因子的背后,不仅仅是对金钱的消耗,更隐藏着内心的喜好和巨大的利益;但如果它的背后仅仅只是虚荣,是朽木不可雕也,那我们却是应该摒弃、节制。把握这个“度”最重要但也是最困难,量入为出为上策,在控制自己的花费的同时,思考如何实现精神经济的双丰收。总之,年轻人,莫让拿铁因子毁灭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