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诵读《赏牡丹》

每日诵读《赏牡丹》

作者: 兰花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4-22 06:29 被阅读0次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注释

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

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

京城:一般认为是指长安,但刘锬编的《咏花古诗欣赏》、鲍思陶等编的《中国名胜诗联精鉴》以及谢明等编的《历代咏物诗选读》认为此诗中的京城是指洛阳。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芍药”,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 (王禹傅《芍药诗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近侍”。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药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高。“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但刘禹锡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说她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关文章

  • 每日诵读《赏牡丹》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

  • 唯有牡丹真国色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可谓人人都会诵读,近日更是网上一直被传送着。 时值四月...

  • 小区赏牡丹

    邻家牡丹开, 朵朵都鲜艳。 家家绣牡丹, 富贵又平安。 今日赏牡丹, 就在...

  • 国色天香

    终于遂了心愿,观赏到了各色牡丹, 为牡丹的雍容富贵,华丽娇艳折服。 赏牡丹 ...

  • 七律//云赏牡丹

    2020、4、19 又逢谷雨,朋友家西园的牡丹开了,花开时节动京城。 七律//云赏牡丹 隔屏对望西园静,云赏牡丹谷...

  • 赏牡丹

    牡丹盛妆秀雍姿, 恰是山花烂漫时。 花开花落人间客, 悲欢离合|亦成诗。

  • 赏牡丹

    去年去菏泽赏牡丹,错过了花期,牡丹园室外的牡丹已经在风吹雨打后凋谢,只有芍药开了一片,那芍药是浅紫色 的,在阳光下...

  • 赏牡丹

    人间四月芳菲尽,丽正园里赏牡丹。

  • 《赏牡丹》

    《赏牡丹》 院前奇卉怪草生, 溪谷美石澄碧水。 独有牡丹勾兴趣, 欣羡颜泽花中王。 (云南漾濞尹怀亮)

  • 赏牡丹

    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还记得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诵读《赏牡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cg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