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到湖南省安化县出差,住在梅城镇。梅城镇是个不起眼的湘中小镇,山多地少,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这么个小镇,你认真了解一下,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这倒不是因为它曾是安化县的县治所在,更是因为它的文明历史,在中华文明中所占据的地位。这里是梅山文化的腹心所在。
梅山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包括了洞庭湖、沅水、夫夷河和湘江四水这间的广大区域。宋史有云:“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中”。这里的“潭”是指今天的长沙,古称潭州;“邵”指今天的邵阳,古称邵州;“辰”指今天的怀化,古称辰州;“鼎”“澧”是指今天的常德,古代分别为鼎州和澧州。长期以来,梅山一直是一个自然地域概念,由当地民众自行管理,一度有梅山王国之称,直到北宋时期,中央政权在这一区域设立新化、安化两县,才有了行政区域的概念。
梅山作为一个族群概念,其历史则更为久远悠长。早期梅山地区的土著居民“鱼水人”,可能是湖南境内唯一存在的原始人。传说中蚩尤与黄帝在中原大战,蚩尤战败后曾退入梅山区域,成为梅山地区的第一批“移民”,现在的安化县乐安镇还有一个叫蚩尤界的地方。战国时期,楚国灭亡越国之后,越王勾践的一支后裔改姓为梅,在梅鋗的带领下辗转迁入梅山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发展,梅鋗也被称为传说中的梅王。汉唐时期,先后又有一些中原人为躲避战乱逃入梅山地区。因梅山地区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的管辖之外,被称为“南蛮之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也被称为“蛮族”,其主要构成为今天的瑶族、苗族和土家族。但是北宋梅山设县,特别是清朝“改土归流后,”世居梅山的少数民族先民在中央政权的军事压力下,先后退居梅山地区,向更边远的地方寻求生存之地。
梅山作为一个文化概念,不仅是湖湘文化的祖源文化之一,更是中华三大主流文化之一,而且特征十分鲜明。三大主流文化中,中原文化属于宫廷文化,荆楚文化属于书院文化,而梅山文化属于劳动文化。梅山文化的核心是巫术,所以也称为巫文化。巫文化的表现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许多元素一直保留至今,如果时间允许,我能够深入了解并消化,再做记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