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可回首,岁月匆匆催人老。
跟同事们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起年龄。
有几个同事,比我们小。自报家门道:“我今年二十五岁。”
闻言,我们几个年长的面面相觑。
我的年龄不算是最大的,大概属于中间那一挂。
忍不住出声感慨道:“我17年来苏州的时候,也是二十五六岁。”
五年,25岁到30之间。应该算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五年。
有时候真的没有办法去想象,这五年的时光是如何度过的?
这五年,我又做了些什么呢?
头一年,我是属于比较懵懂的。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来过大城市。在小区里面买个菜,都能迷路。
有一次晚上出门,因为忘记戴眼镜看不清楼层的数字。
转了好久,最后是给老公打电话发了定位让他出来接的。
而上下班,是遇到了比我年幼且热心的小妹妹。
每天骑着电瓶车把我带走,然后再把我送回来。
那一段也算是在苏州的温情岁月,后来她回家结婚我也换了工作。
之后的日子,我开始尝试着一个人出门。
借助百度、高德等软件,对这一区域也越来越熟悉。
要说在这五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觉得很少,又觉得很多。
少是因为工作的单一性,两点一线。上班下班,也没有什么富余的时间出来做别的事情。
多是因为年纪的增长,岁月的齿轮不曾停歇。胶原蛋白流失过快,加上自己不够自律以至于体重噌噌上涨,还有就是也利用了前两年休息的时间走过几个地方。
除此之外,还长了什么呢?
同事们一起细数,长了皱纹,长了年龄,长了阅历,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背井离乡出来的时候,大宝才五六岁,而小宝不过一岁。
而今,大宝十岁,小宝也六岁了。缺失了孩子们的童年以及陪伴。
赢得了什么呢?
打破了以往在外面的时长,拼搏下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很难去说,是赚了还是赔了。
在小孩的层面,每一个背景离乡出来的人都是亏欠的;
在自己的层面,我们又都是自由的。因为,在外打工的生活相对简单。
除了上班就是休息,没有生活的琐碎。
一间房,三餐四季。
匆匆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有同事说:“20到30岁的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你要迎接30到40这个阶段了。”
我听完捂着胸口道:“别,别,容我缓缓。”
是呢!时光易逝,从未曾停歇。
隐约记得,某个人说过:“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状态,慌什么?”
如此想,好像也不无道理。
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阶段该做的事情,莫让时光虚度。
这就是对岁月最好的馈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