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告诉我: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我信了。然后我就真的写不出来了。
我今年大三,就读于一所国内普通本科大学。以前的理想是当个作家,现在的理想还是当个作家。但不同的是,以前的我写了许许多多的文章,无病呻吟也好,自说自话也罢,至少我把它们写下来了。而现在,我已经很少写文章了。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为什么我写不出那些文章了呢?原因很简单:我写不出来了。
很搞笑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提高,看似阅历增加的我们却好像忘记了怎么去表达。我们习惯了刷朋友圈和发朋友圈,不再试图去理解那些稍微有点长的文章,我们更喜欢看别人发的一些简短的文字,我们看文章开始只看标题、开头、结尾和黑体字。我们看起来很忙,忙的都不能静下心来去读完一篇完整的文章,更别说一本书了。我们开始害怕思考,我们更倾向于别人把他们总结好,然后我们去记住就好。似乎这样我们节约了时间也获得了感悟,走了一条捷径。更有甚者,我们连文字也不想看了,我们会看文章的配图好不好看,放的音乐好不好听。
我们喝了许许多多的心灵鸡汤,以为自己真的会变好,真的会向上。实则呢?我们没发现的是我们其实在下坠。我们的思想在下坠,他们不再深邃,他们显的是那么的肤浅和单调,却自以为自己已经看见了整个世界呢。我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外界的束缚,被他人牵着鼻子走,我们不断的重复着他人的人生感悟,从而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感悟我们想把他们记录下来,我们以为我们拿起笔就能够书写出让人震撼的佳作,可事实呢?往往是我们写了几个字之后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我们开始不知道写些什么了,似乎我们想表达的复杂的情感几个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解决,何必去写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呢?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别人简单的表达方式,也原谅了自己拙劣的表达。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已经不能游刃有余的表达一些东西了,就仿佛我们失去了这种能力一样。然后我们想着周围的人好像都是这种状态,自我内心的负罪感也逐渐减轻,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仔细想想,我们有多久没读完一本书了,多久没写完一篇完整的文章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每个人看起来似乎都在拼命的与时间赛跑,都想要花费更少的时间去获得更多的东西,“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十年太长,大家只争朝夕,为此,迷失在虚妄的自欺欺人中,殊不知那是纸糊的窗户——一捅就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