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为大家介绍《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这本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精神的拮抗作用。
01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感觉是有点不太理解,什么是拮抗作用呢?
在这本书当中森田正马以形象生动的例子,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拮抗。
我们都知道胳膊的活动自如主要由两块肌肉控制,一个叫屈肌,一个叫伸肌,当我们做弯曲胳膊的动作时,会发现一块肌肉是发力的,另一块肌肉是放松的。
当我们做伸展胳膊的动作时,正好相反,刚才放松的这块肌肉就紧绷起来,而之前紧张的肌肉就放松下来了。
所以说通过两块肌肉这样的一个调节,能够让我们的手臂活动更加自如。
这两块肌肉随着手臂的曲直而发生紧绷松弛的转变,相互制约又互相关联,这样一个过程被称作拮抗作用。
02
那么,既然叫做精神的拮抗作用,很好理解,也就是肌肉的这种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是发生在了我们的精神体验方面。
例如当我们感到恐怖的时候,另一方面,常常出现不要怕它的相反心理;受到表扬或者是称赞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涌现出比较内疚的感情。
当我们打算要买东西的时候,可能先要考虑一番是不是浪费的问题,这也就是精神拮抗作用或者叫做相对观念。
无论是生理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这种拮抗作用都不是我们能够加以随意支配的。
也就是说当出现一种心理,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另外一种相对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缺乏这种所谓的相对心理,那么就可能变成像小孩一样或者白痴一样,有了一种欲望的时候,就会出现丝毫不加以抑制的冲动行为。
比如说我想要某人身上的东西,如果缺乏拮抗作用的制约,那我根本不会觉得这个东西是其他人的而产生抑制。
而是我想要就要得到,这个时候就可能变为抢或者是偷。
也就是说,适当的精神拮抗作用,对于我们更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是有很大帮助的。
03
我们强迫症患者的苦恼,也正是由欲望和抑制之间的拮抗作用的增强引起的。
以洁癖症状来举例,比如说一位洁癖患者,当他觉得自己手脏的时候,会清洗自己的双手,希望将手洗干净。
但是他洗完之后却觉得仍然不放心,会有一股力量提示他“可能还脏”。
那么此时,“想变得干净”与“可能还脏”两种声音就形成相对观念。
越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手变干净,那么对脏的担心就会加深一层,就这样越洗越担心,越担心越洗,强迫行为就形成了。
所以这本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对于恐怖心理引起的最初刺激,一旦发展强大,由此引起拮抗的反作用力也会相应加大,由于思想矛盾的影响,就会越来越感到痛苦和烦闷”。
回到强迫症上来看,当我们的恐惧、担心、害怕等情绪很强烈的时候,由于拮抗作用我们一定很想压抑掉这些负面情绪,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可能会表现出反复清洗、检查、确认等强迫行为,也可能发展成在头脑中不断想来想去的强迫思维。
结果都会因为达不到我们想要消除恐惧的目的,而变得更加焦虑烦闷,痛苦不堪,陷入内心冲突之中。
总结一下来看,拮抗作用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然现象,无法避免,也无法按照个人意志来自由支配。
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精神上的这种拮抗作用,遇到恐惧焦虑一律强压强打,就很有可能被负面情绪彻底束缚住,更是无法解决强迫症带来的困扰。
好了,今天关于《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这本书中的“精神的拮抗作用”这一概念的解读就到这里,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实践带来一点点启发。
大家如果有想对我说的话,也请到这篇文章的底部给我留言,我会在每天的节目之前收集这些留言,并在节目中进行回复互动。
好了,朋友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我的微信公众号是:强迫自愈木木心理,个人微信:1862299937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