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时听到一个故事:一位警察局局长正在和一位老奶奶说话时,突然跑来一位小朋友对局长说:"快和我回去,你爸爸和我爸爸打起来了"。然后问小孩和局长什么关系?
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好复杂的关系。因为大多数人的思考逻辑是:局长是男士,小孩和局长是父子关系,局长的爸爸可以理解,是小孩的爷爷,可是小孩和爸爸不是眼前的局长吗?怎么会在另一个地方和人发生争执?小孩难道有两个爸爸吗?
如果你想的和我一样,很遗憾的告诉你,你错咯。那可以想想问题出在了哪个思考环节。
其实答案只要把最开始的假设推翻就能得知了——局长是男士。这是我们的第一步假设,之后所有的推理都是基于这个假设进行的。我们甚至都没有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就自以为恰当,接着进行推理。其中我们普遍犯了一个错,就是理所当然的假定局长是男士。因为我们一般见到的警察都是男的,电视中的警察局局长都是男的,从此心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了一个认知:警察局长都是男的。
我们甚至没有给另一种假设,进行推理演绎来验证合理性的机会。就这么给这个问题加上了思考的界限。然后就越发偏离了真相。
真相是,这位警察局局长是女士,和小男孩是母子关系。
后来想想,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地域歧视,我们在去某个地方之前,就已经带着对这个地方的偏见了,然后在逛的过程中,我们会习惯地将已有的印象往这个地方的印象靠拢,直到"自带滤镜"的审视将两者印象重合。如果不能扭转观念,只能错失重新认识这个地方的机会。
所以在去一个地方前,我不太喜欢看旅行攻略,因为太知道自己的主观判断难以更改了,索性让我对这个地方的印象留有空白,等到了那里,亲自去发现,去观察,去体会。
人和人的相处同样,我们习惯以第一印象判断一个人,不由得犯先入为主的错。心理学中有一个词是晕轮效应,也称刻板印象,指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以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去推断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从而形成一种认知偏差。若考虑社交成本的情况下,先入为主的认知偏差有时候反而会增加社交成本。
我有时候也会反思自己,在结交新朋友时有没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有没有枉自揣摩别人的成就或者用意。
我始终觉得,人和人的相遇已经足够幸运了,要用足够多的真诚去回馈这份遇见。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站在我们面前的人,他经历过怎样的暴虐打击,然后才能重新云淡风轻地站在我们面前,关于他的一切未知,任何人没有立场去擅自论断什么。这才是对一个人的基本尊重,我们或许也因此能从中体会到另一种快意。
就好比一个故事,令读者拍案叫绝的故事肯定是因为作者使得情节和人物的设定,远远地超过了,甚至颠覆了读者的想象,读者从中体会到一种别样的新鲜感,刺激感。
我们常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所有的刻板印象同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地方,这个人——这世上总有那么些人,那么些地方是例外。我们要去学会包容,即便这个人身上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我们也要学着去理解,任何匪夷所思的结果,追根溯源会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过去,一切远远没有想象中复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