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标题的 “新时代——听见复旦的声音”不仅直接点出中国七十周年的伟大转折,新的黎明到来,还明示了新时代的复旦人在崭新未来的所作所为在这篇推文中以声音为传媒。
其动态图标则使复旦大学的专属性得以提高。
开头的前语,用红色的边框套住,对应国庆之喜。其结构框架整齐,用类诗的语言将话题转至复旦师生的日常之声。起承
转合流畅,言语中富有激情与活力。

其后,放置7分47秒的复旦师生日常之声,

当点击后,开始放出我和我的祖国的背景音,军训踏步等等元素,暗合此次推文主题。后开始转向复旦的平日生活。
此时,推文重心开始偏移至复旦师生生活。
主题推文前段以时间为明线,空间转移为暗线。不同时段的复旦生活照片与推文的柔美笔触,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广播声响起后,音频开始播放起推文上那些复旦人的三行情诗,不仅是送给复旦,更是送给祖国母亲。

我仍牢记着最终的问话,你能用两个字写出一首情诗吗?答案很简单,祖国。
听于此处,热泪盈旷。
此处于平凡处见真章。真实的情感爆发,并非有过多的辞藻堆砌,简简单单的文字对话,在那平静安宁之乐的烘托下,在诸多复旦人的三行情诗中迸发。
此处的妙处在于亲切真诚,易引发共鸣。
每一位复旦人的话语,都代表的一个学院对其母校和祖国的热爱,配上对应学院武义专业的图片,真诚意味更显浓厚。
因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想要达到完美的效果,筛选和编辑对应文案,相应的配图工作,必须全力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份推文臻至完美。情感韵藉而不过分显露

以清晨的复旦之晨练为启,以夜晚的复旦之入眠为末。一日之始与终,正象征着一代代复旦人的前赴后继。
其以时间为序,选择的切入点小而适用范围大,共鸣性与普适性强,推文的切入口需向其学习。
最后的深情告白,像我们彰显了复旦的浓厚家国情怀。
而声音这一重要途径,也被再次点出。

首尾呼应,情感在最后的呼告中爆发,达到高潮,也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不过,嗯,除非是特别重要的活动,我不太建议过多的采用它,含蓄一点比较好。情感其实在字里行间已经传达出来了。
关于其结构,我觉得已经算很好了!
相应的文字与图片对应性,紧密性强,联想度高。
音频不仅是最大的亮点,更贯穿于推文,声音与文字的结合,可能会是我们以后推文的一个重点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