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作者: 闻方培训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15:48 被阅读0次

三国演义之祢衡,孔融夸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曹操却让他出场一会就挂了!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曹操欲诏安刘表,想派孔融去,孔融自觉才情不及祢衡十分之一,所以他先向汉献帝写表推荐年仅二十四岁的祢衡,汉献帝看了后就把推荐表给了曹操,曹操就派人把祢衡接了过来。在孔融的推荐书中,把祢衡夸的如同神人一般,“淑质贞亮,英才卓跞”“飞辩骋词,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曹操把祢衡招来,并不让座。祢衡就说曹操不识人才。曹操自然看不起这种自我标榜的轻狂之人,况且曹操手下文人谋士人才济济,“操曰:“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精兵武将也是良益多多,“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

这些文人谋士,和勇猛武将,都是和曹操生里来死里去的,经过了无数次实战检验的,曹操知道他们才能,评价上也充分肯定。他们可是曹操的左膀右臂。结果这些对曹操来说是宝贝疙瘩的人,却让祢衡说的是一无是处,说人家谋士,如荀彧只配做吊丧的,荀攸给人家看坟,郭嘉念词念赋的文弱书生等等,说人家武将,如徐晃可以当屠夫,曹子孝可以当要钱的,许褚可以当放牛的等等,总之一群酒囊饭袋。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如此戏说人家,岂不是把曹操也捎带进去了,说明曹操你也是个笨蛋,用这么多无用的人!而实际情况就是,人家曹操恰恰是用了这些人,势力声望日隆,反而证明你祢衡太过张狂。祢衡初到人家门楣,不说请多指教,反而把人家骂了个狗血淋头,自然上下一起讨伐。先是让祢衡当鼓吏,就是上下朝和宴请宾客的时候打鼓的人。一天曹操宴请宾客,按例祢衡该换新衣,然后敲击比较欢快的鼓点,“旧吏云:“挝鼓必换新衣。

结果是”衡穿旧衣而入。遂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硬生生的把人家欢快的场面给敲哭了,如同哭丧。问他为什么不穿新衣服,他却把自己脱了个精光,站在大庭广众之下,“操叱曰:“庙堂之上,何太无礼?”衡曰:“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如此言行,气不气人?简直毫无礼仪廉耻。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而且又守着众人把曹操数落一遍:“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祢衡很不懂事,实在不该在众人面前,把领导骂,这样会让领导下不了台。曹操不杀祢衡,不是杀不了,而是怕担杀名士的坏名声,怕“以一人之恶,阻四海之士来归之心”,所以就把祢衡推给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了他;结果刘表不傻,就把祢衡推给黄祖,“表曰:“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杀之,使我受害贤之名也”。都把祢衡当成了赖皮膏药,避之唯恐不及。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黄祖何许人也?一介武夫,没有那么多耐性,即使刚才还把酒言欢,一句不投机,立马斩之。“黄祖与祢衡共饮,皆醉。祖问衡曰:‘君在许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祖曰:‘似我何如?’衡曰:‘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祖大怒曰:“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遂斩之。”

祢衡在《三国演义》中,如同一个打酱油的,出场之前孔融把他夸的如神仙,结果没几场面,还没有发挥下特长就挂掉了。和其他谋士依附曹操不同,祢衡的命运反差很大。其实祢衡的死,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出场的时候桥梁没搭建好。曹操肯定是爱才的,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投奔他。孔融在推荐祢衡的时候,不应该向汉献帝献推荐表,而是直接推荐给曹操。那个时候,曹操是把持朝政的,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而且曹操对皇帝的心腹或者推荐之人,也是戒心满怀,如此能人如果归附汉献帝,对自己显然是不利的,所以汉献帝给曹操推荐表的时候,曹操也就是装装样子做罢了,别说祢衡死了,就是还活着,曹操也不会给他有利职位。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其次,虽然祢衡自称有才,天文地理都通晓,却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新人乍到,山头还没拜呢,把曹操所有面前红人骂了个遍,给自己树敌无数,把自己赶进死胡同。即使当时不死,将来也会面临来自周边人的重重陷阱。最后,其才恐怕是盛名难副,曹操把他推给刘表,刘表又把他推给黄祖,档次是越推越低,祢衡要是明白人,干脆离开算了,那样就不会有杀身之祸。到了黄祖一介武夫那里,还口不遮拦,说人家是木偶,黄祖可没有那么多顾忌,一下就把祢衡干掉。

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想起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临别时候,老子赠孔子之言:“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网络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才管理殷鉴:祢衡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on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