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写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我写,固我在。
我为什么要写今天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对上周的表现不满意。
上周时间安排的特别满,喘息的机会都在考虑写作的事儿,我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让我感觉有些累,主要是大脑有些接受不了,我想做个调整。
昨天休息了一天,看了三部探案题材的电视短剧,给自己的精神放了个假。但是,问题好像依然没有解决,直到我读了下面的这句话:
叶圣陶和夏丐尊先生在《文心》中写到:“写作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写作与吃饭、说话、工作一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写作便是生活本身。”
原先我只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谋生的方法、成就事业的基础,通过这两句话我明白了:写作即生活本身,像呼吸一样存在就对了。
既然写作是生活本身,我希望生活过得质量高一些,精彩一些。
早上起床后先写30分钟,不管写的是什么,就像一睁眼要起床、喝水、吃早饭一样,把写作当作其中的一个项目。
此外,我还想这样做:
1.改变认知——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自己什么水平就表现出什么水平,但是要每天进步,不能随便敷衍,哪怕一句话一个字自己都做了修改,也是进步。
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还有结构以及素材,都要认真的想好。在我的概念里,每天的写作就是练习,把每一次练笔都当做考试来对待,像打磨作品一样来打磨自己的文章。
不管自己能否做到,但是要去做。
2.不贪多,一点点、一滴滴推进,不要耍小聪明。
上周的情况就是每天上午写下午还要写,并且要发布出来,有的时候实在写不出来,就在那里硬憋,可想而知,写出来的结果质量肯定不高。数量虽然增加了,质量反而下降了,这不是好事。
所为,这周以学习为主,写作为辅,一天一篇,(自由写作不算)。
3,提升速度,给自己规定写作的时间,养成不拖延,积极思考的习惯。
上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拖延,说明我给自己安排的事情,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我经常劝孩子做事要松紧有度,讲究“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
我自己却跳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改变拖延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做自己安排好的事情,超过那个时间就不能做了,给自己紧迫感和压力,让自己更聚焦,更专注。
当我写完以上的内容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心里轻松多了,就好像吃了一口冰激凌,透凉爽气到了心底,浑身舒适。
生活就要学会自我疗愈,自己调整,恰恰写作也有自我疗愈的功能。
写作不再是单独的,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的存在。
既然是生活,就不能走的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要走的从容淡定。
再延伸一点说,写作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每天把输入的信息进行整理,让信息为我所用;通过写作整理这些零碎的数据整合吸收,转化为知识。
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对于写作者来说可以是:“我写,故我在”。
参考书籍《从零开始学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