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了课文“Mother of ten?thousand babies”。这是关于我国著名医学家林巧稚的简单自转。在备课期间,我查阅了林巧稚医生的更多资料,读了两次,每次读都热泪盈眶。上课时,讲到最后竟然也哽咽了。不是文字有多感人,而是林医生一生对医学的热爱,追求和对病人的关爱不自觉地引得我我流下热泪。
林巧稚1901年出生于厦门,在厦门长大。她的妈妈在她5岁时死于宫颈癌。大概是因为幼年丧母给她带来的伤痛吧,她在18岁那年决心要学医。1919年,一个女孩子学医,会有多少阻力。他哥哥就反对:“一个女孩子学那么多干什么呢?找个好丈夫才是首要目标。”可是坚定的林医生还是走进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并于26岁那年拿到了协和给毕业生的最高奖项—文海奖学金。随后她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成为了第一位本土的妇产科医师。六个月后,她就升为总住院医师,而这个过程一般医生需要四年时间。
她曾受派前往欧洲和美国学医。学成归国前,美国同事挽留她留在美国,但是她没有接受,她一心回到祖国。
抗战期间,协和医院被迫关门。林医生开了私人诊所,为平民百姓出诊。诊费低到不能再低,甚至自己出钱给病人买营养品。
林医生一生未婚未育,但是她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被称为“万婴之母”。
在社会方面她也有着极高的地位,第一届到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担任过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等职位。但是在她心中最喜欢做的还是照看病人,做医学研究以及培养下一代医生。
她在弥留之际,把自己一生的积蓄3万元捐献给了幼儿园。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做医学研究。
她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可是当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到我手里时,我又怎么能因为我太冷,太饿和太累的原因而辜负他们对我的一片信任呢。
当讲这篇课时,我没有花很多心思去如何设计,我觉得单单通读全文就足够震撼读者了。学生不时发出“哇哇”的惊叹声。我们都被感动到,都被惊讶到。
4月22日是她去世的日子。我们感谢您为中国妇产科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感谢您留给我和我的学生们如此伟岸的形象,让我们更加知道英雄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