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一位朋友转发的关于临终过程的文章。文章从医学的角度告诉大家临终的过程和病人的步步感受。文章从标题和内容都一下子吸引了我。
确实是人们对临终的认识普遍有很多误区,可能是老公是做综合金融的,会接触到对寿险感兴趣的客户和申诉理赔的寿险客户,所以知道身边有各种因意外、疾病临终的案例和故事。
目前安乐死在中国还是不合法的。在以前的英语阅读中给学生们播放和讨论过国外关于安乐死的话题。
我为那些自愿接受安乐死的病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从容和淡定所震惊。有些人会请家人、朋友帮忙,把自己实施安乐死的全过程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大家观看。所以似乎目前安乐死已经不向之初那么神秘了。
想到很多病人ICU急救时,医院是不允许家人探视的,家人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病人在鬼门关垂死挣扎,就好像是个一个黑色隧道里,看不到尽头。
很好奇生命在最后倒计时人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体内的变化都是怎样的?他们又期许家人和亲人们在最后的日子里怎么陪伴他们?
临终病人长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也锐减。怪不得病人的身体会是冰凉的,即使多加盖了被子、大衣,但还是不能好转。
后来呼吸衰竭使临终病人喘气困难,因为病人们那时已经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即使吸氧也是无法减轻病人的“吸氧饥饿”。
再之后给病人喂食就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地后果。此时静脉输液虽能解决病人脱水的问题,但同时给病人带去了水肿、恶心和痛疼。
在生命最后阶段,很多病人与别人的交流减少了,心灵深处的活动增多了。这是濒临死亡的人的一种需要:离开外在世界,与心灵对话。
听觉是临终病人最终消失的。因此,不想让病人听到的话即便在最后也不该随便说出口。
现在才知道,对于临终者,最大的仁慈和人道是避免不恰当的、创伤性的治疗。
生和死是自然现象,人总是要死的,带着轻松、美丽踏进另一个世界,一定会走得更好。
看不透是可惜的,而看透了似乎又是可悲的。庆幸自己在健康时能对临终的我有一个连接。
很多体验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故唯有活在当下才是真。
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