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灯笔记:
2019年5月11日。
雨过天晴云起,
山青水秀人闲,
柳荫垂帘如画。
鸥起蛙鸣,
一袭水墨丹青。
晨时,我行走在湖畔边。
一边吟诵着陀罗尼,一边读着四周的景象。
山川,湖泊,芦苇,水鸟,夏天的水鸟,贴水飞行。这样的季节,这样的诗,这样的境遇,都入于诗词中,和在这梵音里。
这些种种之相,都有它们的思想,它们语言,我便禅定在这种意境里,忘我以待。
我走出了红尘,又走进了红尘,观看人间的一切景象,也读诵着寺院的幽然。一粒粒文字,一颗颗佛珠里都带着无限的生机。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这短短的句子,次第蔓延而去。
在蛙鸣天蓝的清晨,在湖堤岸边诵读这样的句子,这一天又怎能不美好。这里每一个微妙的瞬间,都是触手可及的欢喜,这迷与悟可真是两重天地。
生活以痛予我,我报之以梵行。
我不用再急,慢慢写,轻轻诵,用心去感受内在的音声。文字不能急写,得抽丝剥茧如蜗牛。读诗,更是不能急,太急了会错过一字一句的意境。
这方刹土是一曲短小的诗,在诗中,我们都在寻找同归的故人。
到最后,我把自己变成了一首佛经上的偈子,写在了光阴的书笺之上,让这尘世间的一切美好都寄在诗行中。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