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中同学微信群的几段对话,很有意思。值得思考一番!
对话内容很简单,大概意思是,一个女同学L问在建行上班的同学,银行网点是否开门了。她有业务需要处理,也许就是需要还房贷!
建行同学没有回复之前,另外一个X同学,回复她说,房贷不可以手机银行还吗?
L同学自述说,她只有工行的卡,余额不够,她还有现金……
X同学说,这样你可以去ATM机转账啊……
最后,L同学说她解决了
谢谢修同学的建议![微笑]做到不出门就办到了,是越来越佩服自己的能力啦[胜利]
上面这段话是这位同学最后的感慨,我看到这些以后也有一些感慨,我并不记得这个女同学L了,刚刚私信问了X同学才知道是在中学教书。
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现在不知道都迭代了多少代了?在中国目前人口基数,已经是几乎完全普及了,我很奇怪这位同学对于自己没出门操作了房贷转账还款这件事,佩服自己的那个方面?是动手能力?还是手机银行软件的学习能力?
我无意嘲笑我的同学,我只是觉得,在现在中国,作为社会中坚的70后的我们,对于一个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对于智能化银行系统的陌生,尤其是对于自己“掌握技能”的判断,如此的评估成“佩服”,那么还能应该不知道啥程度,才算是正常?这个L的日常生活是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那个阶段,是否会因为不知道而损失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