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百年前若是有人提起李时珍这三个字,知道的人并不多,只因为那会儿医生并不吃香,哪怕是旷世名医也不例外,可时间往后走个五百年,这三个字即便是不识字的小孩也知道这个医生很了不起,。
他生前不如前辈华佗那么有话题,就算是死也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惋惜,死后似乎也不如后辈叶天士来的风流快活,他好像就是一1平静的文雅的隐士,悄悄的来,悄悄的去。说他是纯粹的文人又算不上,他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可他又是地地道道的文人,只因他胸怀天下。比起读书人空喊口号,他更多的是注重实
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写下了一本《本草纲目》的医书。
写这本书的目的,只为救人。
天下救人的方法数百数千,但他却选了最笨
道闪电。
殷实的砖瓦房木门被一只白皙的手掌给推了开来,一个身着月白色儒袍的年轻人走了出来,他模样清秀,鼻梁高挺,一 双漆黑的眼眸透着几分聪慧,几分刚毅。
“爹,我不想考了?”
从十四岁考中秀才已过了九年,他连续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旁人的嬉笑让他有些脸
他的性子显得有些木讷,与官场的那些弯弯道道他着实看不明白,偏生又不喜欢弄这些门道,所以在读书人的人堆里, 他并不如何出色,就连来寻他说话的人都极少。
“读书是要紧事,你不读书干什么呢?”父亲李言闻皱了皱眉说道。
“跟着父亲学医!”李时珍试探着说。
李家祖.上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名头不小,虽是如此,可李父却不想儿子做会自己的老本行。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医学并不如咱们看得那么崇高,医生充其量是个杂人而已。
这样的人极少受到待见,瞧不起你的人依旧瞧不起你。
有感于地位上的差距,李父并不想儿子走自己的老路。
可书读不下去,总得有个营生,医生虽不是理想的首选,但养活一家老小还能凑合。所以,李父答应了。
李时珍二十三岁。
与遥不可及的理想相比,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来得实在多,这一点李时珍看得分明。
读书,他的天赋并不高,但学医摆弄药材,他的天赋就高了许多,许多医学的道理他一看就能明白,许多的药材他看了一眼就能记住,许多怪病他好好揣摩就知道该如何下
上的手段也越来越利索,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由于李家世代行医,碰上了穷苦人家,常常不收诊费,这本是李父偶-为之的行为,却不想被李时珍全盘接受了,在他坐诊的十几年里,他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没有收取任何医药费。
如此不求回报,只求付出。
李家的殷实家底差不多被他掏空了,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计成本的后果是换取了李时珍的名头
他的名头越来越大,大到连王府都给惊动这是李时珍始料未及的。
嘉靖三十年(1551) ,这一天蕲春的天空下了一场大雨,和往常一样,李时珍穿着白大褂带着白口罩伸出二指禅准备给排成了长队的百姓把脉问诊,人堆里忽然走出几个公家
前,十分客气的亮明了自己的身份与此番前来的目的。
他们是楚王府的人,奉命前来寻他的。
眼翻白,突然栽倒,人事不知。找了很多医官都摇头,弄得王府上下都以为这孩子没指望了。
恰好李时珍在蕲州治好富顺王孙子偏嗜烛花的疑难病的消息传入了王府,楚王便去聘请李时珍做他的私人医生。
王府的私人医生,怎么看都比行脚医生要强多了,关键是有档次。
刚步入中年的李时珍不是傻瓜,所以他答应
他医术精湛,治好了楚王大大小小儿子的富贵病,很为楚王欢喜,为了留住李时珍这个难得医学人才,- -向吝啬的他破天荒地的给了李时珍一个为王府主管典礼方面事务的八品小官”奉祠正”,兼管王府的良医所。
官并不大,但好处却不少。
仗着楚王的信任,他得以出入王府的藏书馆,随便采集近山川中采集有用的药材。
此,他白天给王爷-家大小治病采集药材,夜晚翻阅前人留下的医学典籍。
这一住就是八年。
八年里,名医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孙思邈的《千金方》、掌禹锡的《图经本草)各刘贡父的《芍药谱》、沈立的《海棠谱》、范成大的《菊谱》、戴凯之的《竹谱》他一样都没放过。
除此之外,经史百家、稗官野史、方志类书、笔记小说都没少读。
八年来他名头早已响彻大江南北,被世人称为神医。怎么看都是他赚了。
但名头太响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
公元1551年,- -心想做神仙的嘉靖皇帝派人去了一趟楚王府,告诉楚王这个医生我要
就这样,没想做官的李时珍入了太医院,在见了大明帝国最高的病人后,朝廷给了他一个太医院副院长的官儿。
毕竟是帝国最牛逼的医院,作为- -个医生能进入这里无疑是-件牛逼哄哄的事,心头不乐一下,实在有些假。
但没过多久,他便不想干了。
作为皇帝嘉靖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儿,但对名医还是十分尊重,不但给出了高工资,该休的假日- -天也没少,平日里不经常开的藏书馆也让人打开了,就连藏在私人府邸国宝级别的《本草品汇精要》也给看了。
应该说嘉靖皇帝对李时珍还不错。
李时珍要走并非这里的环境不好,而是多年前藏于心头的那个梦想。
梦想一旦来了,任何力量都难以阻挡。
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
李时珍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
所以李时珍辞职了。
无数人的惋惜中,他重新回到了蕲春做回了一个农民。
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正是一一个男人有能力实现梦想的年纪。
在见过无数的疾病后,他开始将目光看向了药材,那个多年前就藏于胸中的梦想,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他要穷毕生之力,写一本书,写一本囊括所有植物药材并且可以普及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本草纲目》
公元(1552) 嘉靖三十- -年, 李时珍开始写这本书,从一开始他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计划。
我李时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别人做不到的。
三十五岁的李时珍冲着天空大吼了一声。按照他的计划,这本《本草纲目》该是十六部、六十类。收载药物- -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张。详细论述每一颗药材的产地,来历,药性。
在考订药物品种真伪和纠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之外,还得配,上-千一百余幅药物形态
的,所以从决定写书的那- -天起,他便为自己准备了另外-种生活方式-- -流浪。
他脱下身.上的带着苏打水的白色大褂,穿上了草鞋,背着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前后二十六年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十三省。行程达两万余里。
名山大川他也爬了,悬崖峭壁他也攀.上了,但凡有药材的地方,他都去了,为里弄清药物的疗效.,他曾亲自品尝过许多药材植物,好几次差点植物中毒,就此死在了不知名的山头.上。
但他活了下来。
在这二十六年里,他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名声,一切的目的只为了那本《本草纲目》、
在走了将近两万公里,参考历代医药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6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这一年,他六十一岁。
人生的一半差不多都花在了它的上面,看着自己为之呕心沥血了半辈子铸就的医学巨著,李时珍松了一口气,此生无憾了。
为了让这部医术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不顾年高体弱,前后十年里两次前往太仓和南京,说服了金陵出版书商胡承龙帮着出版。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老天爷忽的残忍了一回。
1593年的秋日,天空一如他 +四岁那年的早上,闪过一道闪电。
这位75岁的老人尚未来得及看一眼他的 《本草纲目》就告别了人世。
三年后,《本草纲目 》正式印刷发行,很快成为那个时代的畅销书,迅速传入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一带。 此后又传入欧洲、北美,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这部伟大的著作时至今日宛如千百年前的都江堰一样,仍在发挥它的功效。
后记:作为读书人李时珍的天赋不高,如果- 直就那么读下去,也许就是下一个范进,但难得是他知道自己的要什么,并且用了毕生的精力完成了这样一件事, 在写《本草纲目》的二十六年里,他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栖霞山、茅山、太和山,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其中的艰险不言而喻,但李时珍并没有因为路途艰难而放弃,一如既往的前进,在他六十一岁的那年,他仍迈年弱的双脚,继续为《本草纲目》的推广而奔走,这种在理想面前永不服输,永不放弃,永不止步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的弟子和儿
李时珍一生的成就不在于他的学医救人,而是在于编纂《本草纲目》,这也是李时珍一生最大的亮点,但我们在惊叹《本草纲目》的伟大同时,却忘记了支持他做出这- -番大的事业的正是基于他几十年来的努力和坚持,这种劲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我们未必都能做得到。所以我们是平常人而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了,不服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