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真投入去做,哪怕做了好几遍,总是会略多略少,能有一些不同的感悟。
这些感悟就像大浪淘沙一样,是我们本次经历学习所留下的最最宝贵的东西。把他们找出来、洗干净、收集起来,这次收获、学习才算圆满。
以下就说说本次学习收集到的三块金子。
1.记忆的弱点
本次是我第四次参加E站到底,算是学员中的熟手、老生。照理来说,应该对课程非常熟悉,不需要花太大功夫就能把课程内容给复述出来。
但实际上还是会有一些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尤其是那些应用场景比较少见的技巧,以及不熟悉的作业解法。
有一个理论叫做“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说的是人的记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衰退。根据这个理论,人在学到知识的一个小时后,会遗忘一半的内容;一天之后,会遗忘2/3的内容,这想想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都嘲笑金鱼的记忆只有可怜的几秒钟,但根据这个理论统计,人的记忆也是不靠谱得可怕。
与金鱼相比,我们的记忆能力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自我认知的偏差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去输出内容,制作思维导图,甚至录制翻转课堂视频,背后都是极有意义的。
回到正题。就本次学习而言,我有两道作业没有完整、快速的回忆起来。
一道是用查找函数来查找物料数量,其中的Hlookup函数应用方法差点给忘了。另一道是期末大作业里的第9道数据透视表题,关于国内外销售数量的差异以及合计数量的统计,这里应该要用到计算项这个功能。不过我老是会把计算项和计算字段搞起来,而这次学习总算把他们给区分了。
计算字段所取用的是现有参数里的字段进行四则运算,而计算项是根据现有字段里细分的分类进行计算。这说明反复学习能够很容易的察觉出我们所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这也是我们去核查、复习的意义所在。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虽然记忆非常的不靠谱,但是我们也有应对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
这办法就是不断的刺激我们的记忆,反复的学习,反复的记忆,反复的操练,抓住一切机会去应用,这才是学习、记忆、掌握知识的最正确的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我们学习的成果,牢牢的烙印在记忆里,经常性的调用、应用、使用,以学以致用。
2.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上面说的是对一些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应用,熟能生巧,这是学习知识技能的第一阶段。想要在此基础上能更进一步,以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奥妙,灵活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去应对各种复杂的场景,随心所欲的调用,取得最优解,这就需要我们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巧生精。
仍以本次课程的作业为例。
本次课程一道题目是,利用查找函数来求得物料的数量。以往我做这道题的时候,由于查找列以及原始数据列的物料号格式不一致,一个是文本,一个是数值,所以通常我会将其中一列文本内容转换为数字,以使他们的格式内容一致,以方便接下来的查找操作。
本次做题,就尝试让二者数据格式不变,使用text函数将其中一列数字转化为文本,以更符合题目的要求,顺便略微加大一点难度。
反过来,也用另外一个方法,将其中的文本列转化为数字。当然这里都没有用到辅助列,也是为了挑战自己,增加一点难度。最后竟意外的做成了数组的形式,这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使用数组也是在不断的应用尝试函数的过程中的发现,因为觉得公式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出来的结果有问题,所以就尝试用数组,没想到用数组来求解就做出了正确的结果。
还有一道题,是大作业里的最后一题,有关动态图表的。先回忆下动态图表的课程,老师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通过Vlookup函数,生成一行辅助列,作为我们根据变量数据抓取生成的结果。
另一个是根据自定义名称将,将原数据区的各行首列的月份定义名称,同时又自定义一组数据,用indirect函数根据月份,自动调取出所在行的数据内容。这样就可以通过变量的月份,生成所需的数据组,并将这个数据组存储在系统里,不需要用辅助行显示出来。
以往我在做这道期末最后一题大作业的时候,都是应用老师所讲的Vlookup函数的用法,生成辅助行,照搬课程内容即可完成,比较简单、取巧、不动脑。
本次,我就另辟蹊径,应用老师所讲的第2个比较复杂的定义名称的方法,直接将原始数据的各行内容通过以首列名称定义、存储起来,并且新生成一组用indirect函数调用的数据组,把由首列名称定义的各组数据寄存在系统里,最后将图表的数据源修改为这组数据,将这组数据反映在图表里,达成我们的目标。
唯有这样综合应用交叉使用、融汇贯通,才算是真正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因为今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场景,都是与课程内容完全不同的,需要自己去回忆,去调用,因此尽可能让自己突破原有的舒适区,突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经过刻意练习、加深印象,今后才能在面对复杂问题、陌生题目的时候,才能够将所学内容给唤醒,根据需要、不同场景灵活的调用、使用、应用。
3.框架思维
这个思维是我在学习讲师班课程,讲解我们销售仪表盘时,所首次提出来的。后来在年卡班一群里也做过相应的分享。在此重新用文字形式讲述一次。
我知道,对大多数人而言,制作销售仪表盘是一个相当繁琐、浩大的工程,完全记不住所有的操作步骤,感觉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人,能在一两天时间内能初步掌握的技能,甚至给你一个星期一个月的时间,未必都能把所有流程给记住记下来,会觉得储君老师能够不间断的将所有操作录制下来,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是一项壮举,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因为如此,我们组里终于有一位同学学不下去,在这一天没有完成打卡。
其实大家都陷入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只看着眼前的操作步骤,却看不到背后的逻辑、背后的原理,身深陷无限复杂的细节、琐碎的步骤之中,忘记了身处何方,将去何处。
这个过程可以做一个类比:假设你是一个建筑工人,你按照包工头的要求,今天垒一道墙,明天挖一条沟,后天再和一些水泥。你完全不知道自己做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按照这些流程去做这些事情,你只是听从包工头的要求,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你知道你最终的目的就是盖一栋住宅楼,要做各种硬件设施,但是你没有一个整体的思维,毫无头绪。要是今后要是让你成为包工头,你肯定不能熟练的记住这些流程,更别说按照顺序、规律,交待给其他的工人。然后你就只能当个工人,做不成包工头。因为你脑子里记住的只有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步骤和无限繁琐的细节。你没有全局观和框架思维,看不清项目、事件的整体。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很有必要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思维。因为越是繁琐复杂过程的背后,越是会有一条清晰的脉络、明确的主旨。就好比一篇上百万字的小说,总有一条主线在,抓住了主线,其他的内容就容易理解和掌握,更能体悟到作者的用意、用心,以及这篇小说的本质内容。其他长篇文章也一样。不然,你以为作者是通过什么原理怎么把成千上万种汉字排列组合出这篇小说或长文的?写作是这样,阅读小说、长文的思路也一样。
回到我们的销售业绩仪表盘。
制作这个仪表盘的本意非常简单、明确,就是将一大堆复杂的、完整的,有一定顺序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需求,整理成可视化的图表,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来表彰表现好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同时去反思,做的不好的那部分业务,包括人员、部门、产品类型、销售淡季等等。所生成的销售业绩仪表盘,很适合用来给汇报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助于他们直观准确的把握住公司的运营现状、业绩情况、销售变化和趋势,发现做得好的部分,并可以根据其他背景、系细节资料,进一步研究为什么好。同时发现做的不好的部分,反思为什么做的不好、有什么规律、怎样去改善、如何将好的那部分经验套用在不好的这部分等等。
有了上述的主旨、思想,我们在做这张图表的时候,就容易理解各步骤了。因为我们做分析图表的本质,无非就是发掘出销售业绩做的好的那一部分,同时也找出做的不好的那部分,在此基础上去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去挖掘出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保持好的那部分方法、做法,同时改善不好的那部分销售情况。
至于操作上,其实不需要去死记硬背那些繁琐的细节。操作的本质就是生成数据透视表,生成数据透视图,仅此而已。需要动脑筋的部分就是挑选哪些字段来生成透视表,再以何种图表来生成数据透视图。这几句话就已经把操作的内容给回答完了。只要你会上述基本的操作,剩下的就是重复这些步骤,根据不同需求生成不同的透视表,再制作成不同的透视图,最后将这些透视图美化之后合并在一张工作表里,结束。
看,原本你觉得学习非常痛苦、无法理解的内容,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一定不要陷在细节里,不要死记硬背各种操作步骤,不要成为课程内容的牵线木偶、行尸走肉,而是要理解背后的原理、原因,把上层的主旨给挖掘出来、理解了、记住了,后续的操作步骤不需要老师教,只要你会一些基本操作,你就会主动的想到接下来该做什么、该设置什么、该美化什么,都是自发的完成。
于是由于你脑子里面也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所以对整个操作都牢记于心,理解他们的意义,理解接下来要注意的事项,一切主动权都抓在自己手里,那么学习和制作的过程就不会那么痛苦,也方便你今后的记忆,以及再次的应用。
所以,做任何事都是需要用脑的,千万别偷懒,不积极思考代价是巨大的、痛苦的,而动脑的好处、结果,反而可以给你留出时间真正去偷懒。
上面的这三块金子,我想对于学习过本次训练营的同学而言,都会有所帮助。如果你幸运地读了这篇文章,得把这些金子好好的收好。
当然,每个人的学习的进度、深度、理解程度不一样,所筛选出来的金子也会不一样。大家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很可能别人发现的金子是你所遗忘的,是你所后知后觉的,而你看了也会大有收获的。这些东西比你所掌握的操作技巧更加重要,因为这是上层的思维,是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的思维,是能有助于你在别处学习上应用、加深理解的思维,能够指导、优化你的行动,是我们复盘步骤中总结规律的那部分宝贵东西。
这次分享总结就到这里。
最后感谢你认真读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