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坐在房间里写检视,忽然电话响起来,这个时候还有谁会打电话来给我?
一看名字,原来是妹妹啊。
“哥,新年好!很久没有给你打电话了,过年这几天比较忙。”小妞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小妞新年好!我今天还想起了你,没有给你打电话。小妞现在在干嘛?小妞过年都是怎么过?”我还像以前那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还用普通话。
“去看亲戚,去看了他舅舅。”她话不多。
接下来就是我一大堆的自说自话,她听。
小妞听完说:“我和你的交谈,就是和正常人的思维不一样的,说话比较像书上的,不够口语化,你平常要多和身边的男同事炖交谈,学习他人的交谈。”
与身边可见的人交谈,记得在学习时间管理之后,与身边的同事交谈就逐渐不同频:早睡早起,运动,写晨间日记,阅读,似乎成为了另类。
后来就与他们越来越少,和时间管理的朋友越来越多交流,亲子关系,见时间管理的朋友,一起跑步,线下聚会,分享。追求自律,每次分享尽量准备文字稿,有准备。
“你的文字表达已经很OK啦,可以放一边,开始多和身边的人,身边的同事,可以见面的多一些交谈,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些圈子里,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情,神态。
你说为什么你总是和异地的朋友交谈比较多,就是因为你身边的资源少,你的社交圈子太窄了。你一开始可能会给别人很好的印象,有好感,但是时间久了,好感也就消失了。”小妞说。
“你虽然可以给别人打电话,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别人也许会给你一些建议,思路,但每个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性格也不一样,我觉得你缺少与人面对面的交谈,相处的经验”小妞继续说。
我不知如何回复小妞,在电话这端久久不说话,她说的没错啊,不重视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不重视建设现实生活的圈子。很少再参与骑行活动,同一座城市的跑步活动,不愿意参与线下聚会。
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中的吧。喜欢安静,内向,不爱社交,简单的社交圈子。写作背后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