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自古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建筑融入更多的科技和艺术,成为了人们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几乎每一个建筑从业者都抱着成为"栋梁"的信念,每一所建筑类大学都想奉献留世经典。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的稻田,便是这样一处经典之作。稻田位于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是在建筑新校区时根据原始风貌保留设计的一处20亩地的自然景观。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稻香伴着书香,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门为它题词:"稻香飘校园,育迷如育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为设计它的团队颁发世界青年建筑奖,与其一同获此殊荣的还有中国奥运项目水立方。"
这是旅游杂志上写的一段话,它引起了我的兴趣。建筑大学一般都是以独特的建筑为特色,可是这所大学里出名的特色却是稻田。正好我要去沈阳办事,于是便有了想要去看看的想法。
在沈阳乘坐公交车倒了几辆公交车,来到了沈阳建筑大学。走进大学里面首先看见了老校门,斑驳的木条上书写着"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几个沧桑古朴的大字,诉说着学校的历史与变迁。平台下的注解记录着老校门的立柱的尺寸和建筑大学的历史。
再往里面走就是"红墙",这面墙是用红色的砖和灰色砖砌成的,红色是这个墙的背景,灰色砖在红色的背景上拼出了两个年份和简单的建筑图形。这应该是这所学校建成的时间吧。红墙的北侧挂着一口钟,在红墙之间的柱子上有一个写着"常想常明"的牌子。牌子上的内容是介绍那口钟挂在那里的意义,和建筑大学的育人原则——警钟不响人常想,警钟不鸣人常明,常想常明。它告诉建大的学子要发奋图强,常明发展,要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敲响心中的警钟,同心同德,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里不但用文字描述了该校的育人原则,还用古钟提醒着学生要警钟常鸣,十分形象生动。这条校训不仅适用于学校,即使在工作中也要时刻记着"警钟不响人常想,警钟不鸣人常明,常想常明。"经常自省,反思在工作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迎难而上,尽快想出解决办法,这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
继续往前走,就看见了书中描写的稻田。图书馆就位于稻田的旁边,小桥、流水、稻田非常恬静的环境。有学生在小溪旁的平台上捧书阅读,非常的投入。即使旁边有人经过也浑然不知。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一定是很美的意境。有的市民也来这里垂钓,静静的坐在小溪边专注的盯着鱼竿,生活也是十分的惬意。不仅如此,校园内还有一个动物园,里面有梅花鹿、孔雀等动物。经常有市民带着自家的孩子来这里参观游玩。还有一群小猫在稻田旁懒洋洋的晒太阳,而且一点都不惧怕人。即使看见了有人在对它们拍照,它们依然"我行我素",悠然自在。
校园内还有一个商业街,在商业街的走廊上每隔几个柱子都会钉有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的是建筑学方面的知识。我不禁佩服设计者的用心良苦,将知识钉在校园各处,既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到知识又不会使建筑物显得过于单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不知不觉的学习到一些知识,让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由于还有其它事情要办,我并没有把这所大学全部走完,这多少让我有些遗憾。但是去到的地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趟虽然很累但是也有许多收获,除了收获了快乐还有无处不在的知识。只要用心去感受,在哪里都能学到知识。
(#7369-冰火两重天-冰火两重天1116#橙子学院码字岛第3篇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