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组织的成功在于“早”、“细”、“小”
会议是推进团队工作的方式之一,大家坐下来、学起来、谈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把工作一点一点向前推进。
今天,我又召集了一次会议,15人规模,有两位高级别领导出席。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第一次,从昨天开始准备,也从昨天开始紧张。尽管同样的会议、同样的人,两年来也主持了十几次,但依旧紧张,体现在有点坐立不安。但我知道,这是正常的。
能做的首先是践行“迅速开始”的工作理念,早早开始谋划。对于这次会议的内容,开始时头绪不清,逼自己由简到易,想到啥写啥,慢慢删删减减,有了一个还比较满意的议程。发给其他委员看了,还开了小会,顺利通过。这并不出人意料。因为我知道要想做得好,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
再次是做到细。每场活动的细是不同的。在我心里,我把这场会议定义为中级,也就是并不用细到检查每一支铅笔的朝向和主要领导水杯的温度,大体过去就行。所以以这个为标准,叫人准备了会场。但是自己仔细准备了材料;会前分别和发言的同志进行了沟通;把会议重点需要解释的内容进行了提前熟悉;有两个推荐的环节,为了保证程序正确,询问了至少三个不同的人。
最后做到小。会议中注重和留意小的地方,深挖点评对象的小优点和会议材料的小细节,然后无限放大,用具体到位的语言,从小处入手,拉伸到高处,再落脚到田间地头。频繁地使用小的数据、数字,用小的点直击听者的内心,虽然有些人戴着口罩,但是我从他们眼中看到了效果。虽然开局很不利,磕磕巴巴有点紧张,但下半场完全hold住了大多数人的心。
如果复盘一次,我会提前准备好发言提纲和发言重点的内容,目前积累还不够,即兴发言并不现实。
【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