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缘起,是我参加了简书的一个征文活动——“我心中最赞的歌手”。我写了一篇关于许嵩的文章,于是收到了一些关于这个人物的讨论。其间有一个少年,和我分享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讲到自己迷恋许嵩的青葱岁月,讲到那不被成人世界理解的青涩心思,讲到被斥为非主流的愤愤不平。
多少曾经的非主流,变成了一代人的经典我很认真地读完这位少年的文章,然后诚心诚意地说:“其实你误解了你身边的成年人。”
大街小巷都在单曲循环许嵩的《清明雨上》时,我身边的许多成年人都在议论纷纷:
这唱的什么?
我怎么听不懂?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喜欢这个?
…………
没有人告诉他们是怎么回事!没有!这个他们每天都不曾缺席的世界,突然多出来一样他们看不懂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他们急切地想要了解这个东西,又不好意思向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孩子请教,所以,他们假装不屑地说:“你们听的这是什么呀?”
这其实是一个疑问句,但在那帮半大孩子的耳朵里,却变成了感叹句。他们的本意是要提出疑问,结果却被孩子们理解成了讽刺挖苦。他们期望得到的是几百字的注解,实际上得到的却是那个孩子爱理不理的一个“切”……
他们没有一个不耻下问的态度,还碰上了一群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小孩。不欢而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于是他们愤怒地动用了成年人的话语权,将这个自己搞不懂的新生事物斥为“非主流”。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继续来聊“非主流”。
何为非主流?又何为主流?
我觉得,这其实是两个有时效性的概念,没有永远的非主流,也没有永远的主流。
可有谁还记得,《红楼梦》曾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闲书,《水浒传》曾经是官方明令禁止的禁书。当初藏在角落里读这两本书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这两本书居然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与接纳吧!
多少曾经的非主流,变成了一代人的经典而在音乐界,李谷一的《乡恋》曾被斥为靡靡之音,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曾被斥为亡国之音,齐豫的《橄榄树》更是直接被禁……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所有不被理解的心痛,都交给时间吧!在漫长的时间河流里慢慢地熬着,熬到青丝变白发,沧海变桑田,多少曾经的非主流,变成为一代人的经典。
所以少年,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羽翼渐丰,当初斥你为非主流的人逐渐老去,你也许斗不过00后、10后,但和70后、80后交手,你还是很有胜算的。
但愿在你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坚力量时,对后生小辈们痴迷的“靡靡之音”能多一份理解与尊重。
因为,你也会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