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东野圭吾很多书,可能因为国家和民族矛盾吧,我内心很难接受日本作家和文化,东野圭吾是我为数不多的喜爱的日本作家,第一次读东野圭吾已经是在大学了,因为以前也喜欢看书,但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原因其实能看的很少,第一次知道他还是因为以前简书的推荐,看了一本之后,我就迷上了这个在最不合理的地方写出极其合理的故事的人。
前面也说了我看了很多东野圭吾的书,以前没有像现在一样有这样的感觉,《彷徨之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当然也可能是自己的原因,我最近心情沉重,最近看《分身》和《流星之绊》都很难受,感觉有一种很大的悲伤,每次看都要我下很大的决心看下去。但《彷徨之刃》真的很震撼。
长峰中年丧妻,与14岁的女儿绘摩相依为命,但绘摩却因为烟花节晚上回家被人掳走,在毒品的侵蚀下被强奸致死。我还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这个失去女儿的父亲的感受,但我知道他的悲,他的伤,其实长峰真的是个好人,他除了受录像的刺激,杀了敦也,但他真的很善良,可这个社会不是善良就可以获得善良的回报的。
绘摩死后被抛尸,警察没有找到直接证据,进展很缓慢,敦也和快儿是凶手,诚是半个帮凶,提供了车,明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却没有阻止。诚很害怕,他胆小,软弱,害怕别人对他的看法,我利用绘摩的手机向长峰说明真相,长峰看到录像,刚好敦也回来,被残忍杀死,死前说了快儿的下落。
长峰在佳儿的帮助下没被警察抓到,但佳儿也不想长峰杀掉快儿,最后也是因为佳儿长峰没能杀掉快儿,很悲伤。最后长峰被警察打死了,我那时候感觉这可能是作者能写的做好的结果了,但我不希望是这样,我只希望长峰能成功,能替绘摩报仇。
最深的感觉就是社会的悲哀,说到底造成长峰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社会,如果凶手们可以受到相应的惩罚,我想长峰一定会交给警察解决的,里面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不是对凶手的处罚,反而是一种保护,它保护了未成年人,像给他们穿了一件保护衣,让他们更肆无忌惮,我想大家立保护法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已经与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多悲哀才能推动才是最大的悲哀,现在已经在年龄上下调了,不如早点撤掉这件衣服。
这本书里面警察的立场我感觉很有意思,作为警察他们的本职是要阻止长峰,但作为人性他们又希望长峰能成功。
网友评论